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并没有学习过繁体字,除开一些生僻繁体字和异体字,大部分的繁体字我们竟然都能够认识,虽然写起来有难度。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拥有某种“神力”?
诚然,无师自通自动读懂繁体字是一种技能。那么,我们的这种“与生俱来”的技能究竟从何而来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神秘,也不难解答。
大部分的繁体字我们竟然都认识
首先,汉字是象形(图画)文字和表意文字,由义定形
大部分汉字,特别是繁体,通过它的组成要素,我们能大概明白其涵义。如:“東”字,由“日”和“木”两个字组成,其意思就是太阳出现在树稍之间,从方位上来看,这个区域就是东边(东北、正东、东南)。
又有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造字六法)加以辅助,大部分的汉字(繁体)以象形作为基础,我们几乎都能明白其含义,有些还能识别其读音。
再如“魚”字,无论是繁体,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还是简体,包括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其形制结构上,就是一条活生生的鱼,头、身(鳞片)、尾(扇形)清晰可见,鱼的形象呼之欲出。
魚和鳥的四点简化为—
汉字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我们可以通过辨形识义,绝大部分汉字都是这样。
遇到生僻字或者繁体字会的繁体字,我们可以凭借其偏旁、部首和连缀来解读,再如:晟,上部为日,下部为成,我们就能明白,“晟”就是阳光明媚,引申就是光明、旺盛。我们可能不知道其读音,但是基本能明白其涵义,这是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魅力,也是其作为世界上依然在使用的最古老文字的根源。
“辨形识义”是象形文字(包括汉字)独有的一种直观功能,它来源并服务于日常生产和生活,是人们思想的表现形式和延伸,容易被接受。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古老象形文字,其他的象形文字已经彻底消失,如:苏美尔楔形文字。其他国家的文字都是字母文字,义与形独立。
从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化过程
其次,汉字的简化或演化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同一个字,在不同时期的字体前后之间存在着密切延续性,每一次的变化比较有限,没有出现文字和文化的断层,这与中国文化传承脉络相一致,不是短时间内突击完成的,更不是20世纪50年代无中生有的,因而相似度、关联性、逻辑性很高,这给我们用简体字联想、推导、对应和辨识繁体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从夏商时期的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铭文),历经春秋战国的大篆小篆,秦朝将小篆定为官方通用书体,隶书为民间流行书体,后来出现的草书、行书、楷书等书体,笔画越来越少,线条越来越平直,是一个由繁化简的过程,以便于文字普及和文化交流,这是历史的大趋势。
小篆是秦朝官府通用书体
以小篆、隶书为例会的繁体字,隶书将小篆曲线变成直线,基本结构和形制依然被保留下来,书写和识读更加方便。现代简体主要是楷书及其演化字体,其次为行书,这两种字体很像,有隶书清晰的影子。隶书的出现,标志着古典意义上的简体字已经诞生了,这个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
其实,简体字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魏晋时期的碑文和诗词作品中已经有很多简体字,隋唐时期,简体字已经与繁体字并行使用,这可以从天下三大行书中得到应证。此后一千多年,汉字的形制(书体和字体)固定下来,再也没有出现过较大变动。长期的汉字简体繁体对照使用,让我们对繁体字了然于胸,即使没有系统学习,遇到繁体字,也会产生一种熟悉的感觉。
隶书是汉字简化的开始
再者,汉字有一种强大的语境营造和表达能力
哪怕只有两个字,如:渔歌,会立刻显现一种意境(语境),江南水乡渔舟唱晚的场景扑面而来,这与中国文化特质相一致。
这种语境非常善于从整体上阐述一种系统性、连贯性的涵义,个别字词顺序变动并不会改变语句的意思,也不会影响我们正常阅读和理解。
研表究明,汉字的序顺不并一定会响影阅读。
你当看完这句话,如果没有我的提醒,可能你还没有发现其顺序是乱的。汉字的这种语境营造能力会帮助和促使你在阅读时自动对文字进行排序,能够继续表达完整涵义,客观上锻炼和加强了我们的完整阅读能力。
汉字的语境营造能力非常强
繁体字作为汉字的一种形式,当然具有这种功能。哪怕我们当时没见过(不认识),也能根据上下文和语境推断出它的意思,自动“脑补”缺失的部分。
如:妳不用著急,我會找到妳,我絕不會讓妳壹個人孤單旅行。
这句话近一半文字是繁体,你不一定都认识,但是我们能毫不费力地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可以推断出这些繁体字充当的角色,加上联想法,就能看懂繁体字了。
港台剧一度在大陆非常流行
我们没有学习繁体字,但是却能看懂繁体字的原因,还有港澳台影视剧、KTV、日韩文化的影响
上世纪80、90年代和本世纪初,香港电影、台湾电视剧、日韩的动漫和KTV在大陆大行其道,这些文化事物(电影、电视、KTV歌带、动漫、武侠文学、连环画、包装袋等)的文字都是繁体,如TVB,深受70后80后90后的喜爱。他们的成长过程也是学习繁体字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繁体字这项技能。所以,我们能无师自通,认识繁体字,与我们爱学习的态度是密不可分的。
KTV客观上推动了繁体字的普及
这个“我们”,多指70后80后90后,不包括40后之前的人群,00后新生代群体认识繁体字的比例就相对低很多。这充分表明,能否自动认识繁体字与生活和学习环境密切相关。
当然,我们能认识繁体字的语言环境多是句子和段落,如果是单独的繁体字或词组,可能我们就不认识了,比如:憂鬱的烏龜(忧郁的乌龟)。笔画看起来很复杂,陌生感很大,因为没有语境,我们无法推断它所要表达的准确涵义,也就很难根据上下文来联想这个词组的意思了。
除了上述四个原因外,我们平时还能通过字典辞典、古籍文献、自学/交流等方式掌握繁体字,只是因为使用场景和频次相对较少,我们关注度不够,习惯性地淡忘,不易察觉罢了。
《新华字典》标注了繁体字
另外,中国大陆汉字简化开始于1952年,主要内容于1956年基本定型。期间虽有调整,但是幅度不大,使用时间很短(异体字),影响极为有限。历经二十多年完成简体字的推广普及,完全纳入了义务教育阶段。这不是汉字第一次简化,也不是国家力量首次推动汉字的简化。从小篆到隶书,是汉字的第一次简化,随后又出现了行书,汉字字形(结构和笔画)自此基本固定。
不难看出,汉字简化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大趋势。
现代意义上的简体字始于魏晋时期的碑刻(楷书),定型于隋唐(不计飞白书),北宋的瘦金体、宋体以及后来的仿宋都是楷书的延伸(简体)。1929年,国民政府就曾推行过“文化现代化”运动,涉及范围很广,包括调整度量衡(采取国际公制)、采用公历(太阳历)、将中山装和旗袍定为国服、汉字简化等举措。但是,因为受到传统势力的强烈反对而宣告失败,只得不了了之。
1951年,国民政府发起了第二次汉字简化运动。当得知中国大陆1952年也在推行汉字简化后,出于种种微妙的原因和考量,国民政府立即叫停了汉字简化,保留和恢复使用繁体字。
汉字简化对照表(局部)
至于汉字简化的作用,毫无疑问,利大于弊,有利于扫除文盲和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建设和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意义十分深远,开启了真正的全民教育。可能有些人士认为,繁体字显得更高级、更有文化。可简体字并不是现代的发明,古代就有,哪里庸俗呢?
我只能说,庸俗的是人心,不是文字。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皮囊与灵魂,就看你怎么选择。我们使用简体字,也能看懂繁体字,这样不是很好吗?
近年来,不少学者和社会人士呼吁恢复繁字体(官方使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我认为大可不必。繁体字的使用环境很宽松,我们可自由选择用和不用,我们也能看懂,它没有消失呀。
繁体字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其实,我们之所以能自动看懂繁体字,有一样文化事物可谓功不可没,那就是书法
书法是中华文化圈独有的一种文字书写形式,也是一种古老的艺术类型,更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从诞生之日起,书法就以经典繁体字(现代视角)来呈现,两千多年从未发生任何变化。
不仅如此,书法的生命力很强,应用场景很广泛,融入了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如: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对联楹联、企事业单位招牌、展览、贺词、题名、字帖、赠礼、信件、自勉书、文创作品以及牌坊、石刻、收藏品,很多地方都有书法的影子。可以说,书法是我们接触繁体字最常见最直接的渠道,我们对书法国粹的应用和传承,就是我们掌握识别繁体字这项技能的实践活动。
书法名作《兰亭集序》局部
近年来,一些大学录取通知书由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老教授手写(书法)寄送,一种古色古香的人文气息跃然纸上,令人怦然心动,顿生向往。随着民族复兴和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书法培训机构和研习学校(兰亭小学),将书法带入课堂和日常生活,将书法纳入中高考的呼声也越发强烈,不少自主命题的省份中高考试卷中已经出现了书法内容,涉及语文、历史、人文和美学。
书法热潮的出现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客观上也帮助我们重拾对于繁体字的记忆。
对于单独的繁体字,我们可能不认识,可能不予关注。
好的书法作品让人赏心悦目
但是,面对一幅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我们几乎都会怀着崇敬和欣赏的目光对待它,以能识别书法作品的内容(文字)和创作水平(格调)为荣,这就会促使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学习繁体字,久而久之,我们也就具备了自动识别和解读繁体字的能力。看来,书法作用还是很大的。
其实,个人认为,我们能自动识别和看懂繁体字,原因很多,书法的影响是最大的。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