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况是,目前机器人的智能水平普遍不高。“如果以人的年龄来比拟,现在中国的机器人可能只有两三岁。不仅是我国,目前全世界的机器人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坦言。
本报记者 朱 丽
过独木桥、360度前滚翻、踢球进洞……由搭载强大算法的芯片控制的机器人,凭借自己的“大脑”而非人工遥控分析判断决定如何一步步跨越障碍。日前,在首届(2019)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上,清华大学“清微Robot”队凭借零失误表现完美折桂。
赛场外,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也从机器人延伸到人工智能产业。此前,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市场过热,“一窝蜂”现象严重,更是直指现在的人工智能并非真正的智能。对于人工智能的理解,我们还存在哪些误区?真正的智能,何时到来?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专访了相关专家。
机器人不等于人工智能
生活中,人们常常把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概念混淆。实际上,机器人是满足人类某些工作和任务并具备运动特性的机电设备,而人工智能可以理解为写在集成电路芯片载体上的算法。正是算法让机器人具备了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而自主智能机器人是机器人的高级形态,关键就在于能够自主学习。它可以像人一样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的状态进行感知和处理,根据实际条件自主产生决策,不完全依赖原有经验知识的框架式控制,形成自主的智能思维。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在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下,自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现实情况是,目前机器人的智能水平普遍不高。“如果以人的年龄来比拟,现在中国的机器人可能只有两三岁。不仅是我国,目前全世界的机器人都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坦言,“虽然在相当多的场景下,机器人能代替自然人,但打造真正智能的机器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无可厚非的是,人形机器人为我们提供了对新兴技术的研究载体。作为本届大赛的主办方之一,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教授、IEEE会士王志华勾勒的理想图景是这样的:“在今年比赛考察图像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明年把噪声环境下的语音识别指挥机器人加入其中,让赛手一边说话一边指挥。”
技术驱动造就产业繁荣
“人工智能是科学技术前沿的重要领域,显然也会和人类在相当长时间内共同进步。”黄维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的创新,更孕育着重大的商机和市常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整体市场规模达到383.8亿元,同比增长27.6%;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636.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