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比对-【张婷专栏】张婷:文本对比显差异——以陈家尧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为例

生活百科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131 0 0

文本对比显差异

——以陈家尧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为例

张婷

重庆市教科院的陈家尧老师在执教茅盾的《白杨礼赞》,不巧的是这篇文本学生已经学过了,陈老师对于学生学过的文本这样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并没有更换篇目,而是坚定地选择让学生重新学习《白杨礼赞》,多么具有难度的教学啊!陈老师却给了我们更多的惊喜。

首先他在课前交流的时候询问学生假如他们是教师,遇到已经学过的文章,会怎么处理?大多数学生还是倾向于不换篇目,而是选择一篇与之相关的进行对比阅读,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师再次提问:你们从这篇文章里面学到了些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来了解学情。陈老师发现,学生并不知道何为“托物言志”?就顺势引入课堂的重心:托物言志。

文本比对-【张婷专栏】张婷:文本对比显差异——以陈家尧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为例

对于作者茅盾所托之物——白杨树,在文章的第五段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教师把教学的重点之一放在让学生自主赏析第五段上,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在学生表达完成后,教师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总结。

文本比对-【张婷专栏】张婷:文本对比显差异——以陈家尧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为例

接着,教师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表格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教师只做指点,在学生的默读和小组合作之后,完成了表格。

文本比对-【张婷专栏】张婷:文本对比显差异——以陈家尧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为例

这是课堂的主体部分,教师让学生明确了托物言志的三个重点:托何物、言何志、如何言。在完成了对《白杨礼赞》深入的学习之后,教师呈现了顾城的诗歌《杨树》: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通过学生自主分析得出诗歌的主旨内涵,也在对比中让学生明白:要描绘一个事物,可以选多个点,也可以单独专注描写其中一个点进行特殊的描写。教师再呈现朱自清《春》的第三段借景抒情的部分,让学生理解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区别:一个是外在的形象,表达情感,一个是凸显的内在的品质,表达情与思。第三个对比文本是高尔基的《海燕》,让学生分析文章的主旨文本比对,得出结论:如果我们不知道其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从文本中读出海燕的多个形象,但是《白杨礼赞》不会有这样的多个形象,这也是说破和不说破的区别。最后,教师布置了一个练笔作业:在你的生活中,有许多物给了你感染、启迪,它可能是一棵树、一片叶、一盏灯、一块砖……请你借用所托之物,来表达你的情与思。

文本比对-【张婷专栏】张婷:文本对比显差异——以陈家尧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为例

我学习了这节课,我认为我学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陈老师在对比不同文本的时候看似闲笔,其实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将《白杨礼赞》分析透彻之后,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了解之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首先对比顾城的《杨树》,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描绘一个事物可以是单一角度也可以是多个角度;其次是对比朱自清的《春》,让学生理解: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在表达上有何差异;最后对比高尔基的《海燕》,让学生明确:托物言志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象征意义说破了,一种是没说破。三个文本的对比都围绕着教师的教学核心:托物言志。这就是教师的高明之处,让学生沉浸在文本中文本比对,在文本中慢慢地走,在文本对比中慢慢地领悟。

文本比对-【张婷专栏】张婷:文本对比显差异——以陈家尧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为例

我还需要学习的是陈老师面对学生已经学过的文本,依然沉得住气,他慢慢地讲,学生慢慢的品,面对学生已知的一些知识,教师舍得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把自己的阅读感悟写下来,而不是由教师的感悟代替学生的感悟,不管是表格的填写,还是对三个对比文本的理解,都是学生在发挥其课堂的主体作用得出的结论,教师除了引导就是倾听,在这样民主的课堂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让语文教学走向了深度。

— END —

正道语文微信投稿邮箱zhengdaoyuwen2014@163.com

总 编:李华平

主 编:马琴 何鑫 李玲(执行)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文本比对-【张婷专栏】张婷:文本对比显差异——以陈家尧老师执教的《白杨礼赞》为例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