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真语文2018年成都站暨“中小学语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第二期研修班期间,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真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旭明先生执教七年级阅读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为参会老师示范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我们特将该课教学实录整理成文,供广大读者观摩、学习。
【第一课时】
壹
王旭明(以下简称“王”):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位同学,你知道叶圣陶吗?
学生(以下简称“生”)1:知道。
王:怎么知道的?
生1:小学时,我们学过他的课文。
王:那请你告诉我叶圣陶的基本信息。
生1:叶圣陶原名——(偷偷看书)
王:要看书就大大方方地看,没关系,看完再说出来。
生1:他是江苏苏州人,写了很多文章,例如《稻草人》。
王:你低头在看什么?
生1:在看张中行先生写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王:你在看这篇课文中的什么内容?
生1:我在看“他1988年2月16日逝世”。
王:从哪里看到的?
生1:从文章的第1自然段。
王:“叶圣陶”是从哪儿看到的?
生1:是在题目中看到的。
王:很好。这位同学告诉我们叶圣陶的一些情况,但是没有说全。我们从哪里可以找到更多叶圣陶的介绍?
生2:可以从小字注释上看到。
王:请你读一下,大家看书。
生2: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王:很好,请同学们用笔画下来。请记住,我们要读一篇课文,要结合注释来读。这篇作文的作者叫什么?
生:张中行。
王:张中行是谁?
生3:张中行,河北香河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王:《负暄琐话》,请同学们画下来。“负暄”是一个典故。古代有一个人,他突然发现在外面晒太阳比在屋里暖和,然后就告诉其他的人:“你们知道吗,晒太阳特暖和!”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是他刚刚知道,还以为别人都不知道。张中行用这个词作书名是一种谦虚的表现。这本书,将来同学们有机会可以读一读。
贰
王:大家看题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我们现在都还没有读课文,谁能通过题目猜一猜这篇课文大概讲了谁,讲了什么?
生:叶圣陶。
王:讲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
生:二三事。
王:那到底是两件事,还是三件事?
生:许多事。这是虚词。
王:把“二三事”画下来,不是两件事,也不是三件事,是泛指零星的事。我们还能联想到哪些可以表示大概意思的词?比如,十有——
生:十有八九。
王:没错。从文章题目我们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写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有什么意义?同学们,只看题目能猜出来吗?
生:不能。
王:对。题目很重要,它可以带我们走近文章;但要走进文章,则要通过读。此前我们读文章,都是一段一段读得特别仔细。今天我们换一种方法,要求大家在5分钟时间内,快速略读这篇课文。什么叫略读?看哪位同学能够找到答案。好,这位同学找到了。告诉我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4:在第四单元的导读中可以找到。
王:对,大家一定要会读课文,会读书。语文书中每个单元前都有导读。什么是略读?请你告诉大家。
生4: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是可以根据某些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王:很好,大家画下来。同学们要记住这种读书的方法。略读需要有目的,同学们的目的是:在读的过程中,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和读不懂的句子画下来。给同学们5分钟时间读完,开始!
(生读)
王:好,时间到。我发现,同学们第一次用略读的方法读课文,好像不知道该略读哪些、不略读哪些,有些同学什么都没有画出来。略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一种读书方法。我们平时习惯于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其实还可以跳着读。虽然读书一定要把意思搞明白,但也可以在刚开始读的时候“不求甚解”,只求知道大概内容。同学们长大后要读很多书,每本书都一字一字地读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学会略读、速读。
现在,我再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体验略读。我再加一个要求:在第二遍略读后,要说出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同时,别忘了把喜欢的句子和不懂的句子画下来。不能再出现一个都没画下来的情况了,大家至少要画出5处。开始!
(生读)
王:时间到。我发现有的同学在读书时很自觉地把课文每段标上序号,这是很好的习惯。这篇课文共有几段?
生:9段。
王:大家要向这些同学学习,自觉地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我还发现有的同学在书旁写下提出的问题或者不懂的内容,还有一个同学画了一个问号,这些同样是很好的习惯。大家记住,读书要在书上做各种标记,以便记录读书过程中的体会。
叁
王:经过两次尝试,同学们对略读应该有自己的感受了。谁能告诉我这篇课文大概的内容是什么?不能只说讲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因为这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来。你们得告诉我,这篇课文讲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事,以及表现出叶先生的什么精神,这些才叫读课文的体会。请这位同学来说。
生5:课文里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六件事。第一件事,叶圣陶先生在文学方面宽以待人。第二件事,他在平常生活中也是宽以待人。
王:好。同学们注意,别人发言的时候你必须要仔细听。他刚才说到哪儿了?离他最近的同学请回答。
生6:他说的是叶圣陶先生六件事——(生答不出来)
王:这就是你没认真听同学发言的结果。这位同学,你来说。
生7:他说,第一件事是他在文学上宽以待人,第二件事是说他在平时生活中也是宽以待人。
王:她听得很仔细。好,请另一位同学继续说,课文中还讲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事。
生8:还讲了他对文章修改很仔细。
王:这件事说明什么?
生9: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
肆
王:大家读了课文后,大概都知道文中讲了什么事。那么,文中到底写了多少件事?分别是什么?我们来看课文。刚才大家说,本文有9个自然段。这9段是什么关系,它的结构是什么?下面我们集体读第1段。
(生齐读)
王:我们在略读时,第1段可能只是一掠而过,因为它只是在说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但在细读时,你们有没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情?
生:除夕。
王:叶圣陶是作者非常敬重的伟人,然而他在除夕去世了。因此作者说,他有双层的悲哀。大家都把“双层”画上,然后思考一个问题,课文中“双层”的悲哀是哪两层?
生10:叶圣陶是作者最敬重的人,他的去世让作者倍感悲哀。
王:倍感悲哀,这只是一层。作者为什么要说“双层”呢?
生11:我认为另一层应该是叶圣陶先生宽厚的一面,他宽以待人。
王:宽以待人为什么悲哀?
生11:因为当时社会中像叶圣陶先生那样宽以待人的人已经很少了。他去世了,这个世上就少了一个宽以待人的人。作者为此感到第一层的悲哀。第二层悲哀是叶圣陶先生对文章的一丝不苟,对文字每一字的追求都十分严格,叶圣陶先生逝世了,少了一位大文豪,少了一位对文章仔细要求的人。这是第二层悲哀。
王:这位同学的理解很有新意,但你说的两点都只是一层,去世的悲哀。叶圣陶先生是什么时候去世的?
生:除夕。
王:除夕应该是什么样的时候?
生:欢乐的时候。
王:作者怎样写这份欢乐?画下来:“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
生:繁碎。
王:画下来。“繁”是什么意思?多。“碎”呢?乱。“繁碎”就是又多又乱。一位伟大的人走了,正值鞭炮声又多又乱、欢欢乐乐的时候。一个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悲哀的事情,这叫什么?
生:乐景衬哀情。
王:没错,更准确地说叫反衬。同学们把“双层的悲哀”画下来。一层含义是叶圣陶先生这样伟大的人物去世了;另一层含义是,叶圣陶先生是在除夕夜去世的,更加重了作者心中的悲哀。作者以反衬的手法进行描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1段。现在大家对双重悲哀有了理解,要试着把它读出来。
(生读)
王:读得很好,大家请给他掌声。他把作者此时双层悲哀的感情读出来了。
课文里的“丁卯年”是什么意思?注释中有,画下来。大家记住,这是中国古代的天干地支纪年方法。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天干与一个地支为一对,这样纪年一轮是60年。
王:从第2段开始说的是什么?
生:回忆。
王:回忆叶圣陶生前的事,一直到第几段?
生:第8段。
王:第1段总写叶圣陶先生逝世,第2—8段是写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生前的回忆。这种结构叫作“总—分—总”。这篇课文的结构非常清楚,第1段和最后一段为总写段,中间7段为分写段。
同学们,第一节课就上到这里。我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课间休息时,大家都到台下去,观察参会老师的神态、动作,你喜欢哪位老师就观察哪位。下节课开始后,你们要说出看见了哪些老师的什么神态、什么动作,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同学们,下课!
【第二课时】
壹
王:同学们,第二节课开始。请同学们从刚才观察的老师中,选择一位你特别喜欢或者特别不喜欢,特别欣赏或者特别不欣赏的老师,说一说他怎么样。注意要有一句评价性的话。
生12:我观察了两位老师,一位穿黑衣服、戴眼镜,他一直在笑,他里面穿的是蓝色衬衫。另一位是张赛琴老师。她很慈祥,主动来找我们。她穿的是花衣裳。
王:这位同学的描述中有一个词是具有评价性的,大家说说是哪个词?
生:慈祥。
王:“慈祥”是评价用语。还有同学要说吗?好,请你来说。
生13:我当时观察的是一位穿灰色衣服的女老师。您刚布置完让我们观察老师的任务时,我从两边扫视一圈,发现当我们观察的时候,有一些老师开始情不自禁地整理自己的着装,也开始观察我们了。
王:反观察。你观察得很细。同学们,注意她抓到了一个细节,观察老师的时候,老师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注意起自己的着装了。
生13:但是那位老师没有,她还是在很认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与别的老师讨论。我认为她是一位很认真、细致的老师。她不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想一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王:让我们给这位同学热烈的掌声!观察任何一个人、一件事,不仅要观察,还要有自己的评价。这两位同学一个用了词语“慈祥”,另一个说出了更深入的评价二三事是什么意思,他们都观察得很好。
贰
王:下面,我们回到课文中来。文中第2—7段都是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回忆,这些回忆中带着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和他经历的往事。和大家刚才观察老师们一样,把自己的观察和评价写成一段文字,就是作文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第2段,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指名读)
王:好,我们集体读第一句话。
(生读)
王:请大家把这句话画下来。这句话中,每一分句用词少,句子短,既简洁又口语化,读起来朗朗上口,大家要仔细体会。再找一位同学从“相识之后”读起。
生14: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左传》说不朽有三种,居第一位的是立德。
王:《左传》是什么书?
生14:《左传》是我国“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著名的代表作品。
王:请同学们把注释画下来,并要背下来。《左传》里说的不朽,谁知道有几个方面?
生15:三个。
王:作者说的第一个,叫什么?
生15:立德。
王:其余两个呢?老师告诉大家,第二个叫立功。第三,立言。言就是著书立说的意思,把你的思想和观点传下去。这是我们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人要不朽,要在这三个方面有所作为。大家把这三方面集体说一遍。
生:立德,立功,立言。
王:希望在座的同学一起向着“三不朽”努力,记住首先从立德做起。下面请大家从“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开始齐读。
(生续读)
王:这段话引述了哪里面的两句话?
生:《论语》。
王:请大家将书名《论语》画下来。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看完注释告诉我。
生16:做身体力行的君子,但我还没做到。
王:孔子说,要努力实践做君子的理想,如果没有努力实践,那就是还没有做到。请同学们把“君子”二字圈起来。君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美好之人的象征。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人一定是——
生:君子。
王:当君子,一定要努力。第二句没有注释,谁能告诉我是什么意思?学习从来不——
生17:厌烦。
王:不厌倦,不厌烦。“诲”是什么意思?
生17:教别人。
王:对自己学习从来不厌烦,从来不满足;教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不知道累。注意“何有于我哉”,如果我达到了这一点就没有遗憾了。那么,孔子隐讳地说自己达到没有?
生:没有。
王:这是孔子谦虚的表现。同学们,老师讲的但注释中没有的内容,你们要写在书旁边。作者张中行引述《论语》中的话和一个老同事的话,接下来作者该自己作出评价了,怎么评价的?
生18: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王:请同学们在这一处旁边写上“这是作者的评价”。作者在这篇课文中,一直是回忆经历,然后写下评价。同学们,一到六年级,我们学会了观察;从七年级开始,我们不仅要会观察和写具体的事,还要有自己的评价。这个评价就叫议论,在评价旁边写上“议论”。
叁
王:从第3段开始,作者更写具体的事了。我们集体读一遍。
(生读第3段,至“不敢草率了事”一句)
王:停,请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生19:我觉得,这段话讲的是作者回忆以前听吕叔湘先生说,他以前到叶先生屋里去看他改标点这件事。
王:很好,大家齐声往下读。
(生续读第3段)
王:这件事写得非常清楚,通过这件事怎么评价叶圣陶先生?
生20:谦虚。
王:“谦虚”是一个词,用一句话呢?
生20:我觉得叶圣陶先生待人厚道,而且在文学方面比较谦虚。
王:叶圣陶先生让“我”给他改文章,对于改得不妥之处找“我”商量再改,如此反反复复,就这一件事,说明他——
生:执着。
王:执着于什么?一定让别人改,一定让别人帮他。是他自己做不好吗?他已经是很伟大的人物了,还这样反复地让别人给修改作品,十分谦虚。这是什么行为?
生:不耻下问。
王:不耻下问是什么样的行为?
生:谦虚的行为。
王:谦虚的人是什么人?君子。这就是君子。中国古代社会特别讲究成为君子。叶圣陶先生非常谦虚,谦虚到什么程度?虚怀若谷。大家看第4段。我请一位同学读。
生21: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王:文字之外,那上面说的是什么?
生21:文字之内。
王:上面说的肯定是文字之内的事,大家画下来。作者承上启下,从这段开始说文字之外的事了,文字之外叶圣陶先生怎么样呢?
生21: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王:“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八个字属于评价还是叙述?
生:评价。
王:请同学们把这句话画下来。每一段都有作者的评价,我们一定要学习这种写法,不仅会叙述,还要会评价。请接着读。
(生续读第4段)
王:“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一句比较口语化。大家写作文时可以学习运用这样口语化的短句进行表达。再后面,更感动人的是,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谢谢”。已经瘫在床上了,不能出去了,叶圣陶先生还“谢谢”。这就是当代君子的表现。
肆
王:作者仍然意犹未尽,继续他的二三事。我们从第5段开始读。
(生读第5段)
王:“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这句话是作者对于上面那件事的评价。作者认为叶圣陶很伟大,待人非常宽厚。宽厚到什么程度?宽厚到作者认为,这样的人现在越来越少。那我们应不应该成为这样的人呢?
生:应该。
王:大家记住,要像叶圣陶先生学习,成为这样的人。请同学们将这句话画下来,并在旁边注明,这是评价、议论。本文的评价、议论有好几处,其观点非常明确,能开启智慧,这也是它的作用。下面请一位同学读第6段。
(生读)
王:本段又引用了一句古语,谁来读一下?
生2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王:看课文下面注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自己行得通,同时也要别人事事行得通。
王:很好,请画下来。这位同学接着读。
生23: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
王:叶圣陶先生对于这些人持什么样态度?显然是不赞成、不屑的。这就是作者在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批评。好,请接着读。
生23: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文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王:这是叶圣陶先生对什么的要求?
生:写文章。
王:课前我问大家喜不喜欢写作文,大家都不爱写作文。不爱写作文,就是因为不爱说话。因此,叶圣陶先生说,要想写作文二三事是什么意思,首先得会说话。怎么说话呢?你得让别人能听懂,把能听懂的话写下来,就是好作文。大家注意,说话就要听着悦耳,作文就要读着顺口。
伍
王:下面我们来读第7—8段。
(生读)
王:很好,第7—8段都是讲故事,同时又通过故事来发表评价。最后一段集体读。
(生读)
王:第1段写叶圣陶先生什么事?
生:去世。
王:最后一段说“人,往矣”,就是指是去世了。因此和开头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生:照应。
王:首尾照应,是“总—分—总”结构。作者用这些方法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做人严谨谦虚等品德。叶圣陶先生是当代一个真正的君子。
我们的课上到这里,请大家课后将思考探究的一、二、三题在书上完成。其实答案我们刚才讲课当中都提到了,很简单。此外,我还要布置三个兴趣性的作业,同学们课后任选一题完成。第一,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第二,就今天你观察的某位老师,或者是我,写一段话,一定要有评价;第三,大家可以查一下刚才天干地支纪年法,写一段文字作介绍。三个作业任选一个,字数不限。同学们,我们下课。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