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宪忠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6)
文 摘:简述航天质量监督发展历程及基本规律的认识,从思考/践行 “三个八”举措及强化理念、讲究方法、注重实践和考评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提出运用PDCA循环模式开展监督工作,可以持续提升质量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质量监督;质量管理;企业管理。
质量监督是指有关组织或机构通过对产品或服务及其质量体系等进行连续的监视、验证和分析,以判断和督促其满足规定要求的活动 (源于MBA智库百科)。航天质量监督实施以来,为航天产品的研制、生产和试验,特别是数十次航天型号 (工程)飞行试验成功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回顾质量监督工作的历程,有理性的思考、勇敢的探索;有激越的奏鸣、艰苦的博弈;有执着的追求、自豪的宣言;也有热情的期盼、温暖的祝福;更有诸多的理念、方法、模式需要总结;有诸多的实践成果、数据需要再认识;还有对航天质量监督工作不断改进,自主创新的思考。
1 航天质量监督发展历程概要回顾
中国航天质量监督沿着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创业、成长、发展和壮大,先后经历了多次航天科技工业体制机构调整,即国防部五院 (1956年~1965年)、七机部 (1965年~1982年)、航天工业部 (1982年~1988年)、 航空航天工业部(1988年~1993年)、航天工业总公司 (1993年~1999年)、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1999年~至今),已经走过了 60多个春秋。中国航天质量监督一直紧密伴随着中国航天科技工业发展的实践,并结合其自身的特点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发展与创新。它以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航天重大工程任务为牵引, 以 “坚持、完善、发展” 为理念, 以周总理的16字方针 “严肃认真、周到细微、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为准则,并在借鉴国内外质量监督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与管理创新,不断推进航天质量监督历程的新发展,实现质量监督能力不断跨越、提升,为航天产品(工程) 的研制、 生产、 试验, 特别是对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等工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自航天事业创建至今,质量监督工作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初级阶段),即 20世纪 50年代至70年代末。在工序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质量把关中主要靠检验部门,同时发布12项检验工作技术条令,制定执行复查制、留名制、三检制等八项制度,还大力倡导 “三严”作风 (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
第二阶段 (加强阶段),即 20世纪 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在航天产品质量把关上,在加强原有部门把关的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管理等部门的把关 (监督)职能。在原总公司层面和各院均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全面质量管理起步,深入开展质保体系考核,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第三阶段 (强化阶段),即 20世纪 90年代中至90年代末。此间,在原有质量把关 (监督)的基础上,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航天质量监督工作开始步入强化阶段。为贯彻国家对发展航天技术提出的一系列战略决策,实现航天科技管理工作理念和制度的创新,建立新的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原国务委员宋健在航天总公司 “9515”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实施独立的质量监督要求;时任总经理刘纪原也明确提出:组织下派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查总公司、院和厂所的质量规定执行情况。随后,航天工业总公司领导对建立质量监督代表制度的必要性、作用与工作方法的阐述和要求进一步明确。1995年 10月,航天工业总公司分别向所属各院、基地派驻第一批质量监督代表共15人。至此,正式开始实施了质量监督代表制度的探索试点工作,从而使质量监督工作步入正规并得到强化。
第四阶段 (推进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在质量监督工作不断强化的基础上,1999年7月,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体制的改革调整,新组建的航天两大集团公司领导,在充分肯定质量监督代表制度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质量监督工作,从而使质量监督代表制度及其实施进入了完善发展推进的新阶段。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型号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坚持质量监督代表制度。集团公司向各院 (公司)派出质量监督总代表、副总代表,各院 (公司)选派质量监督代表,组成质量监督代表室,对航天型号研制生产实施过程监督、节点监督和归零监督,并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给出是否放行的结论。”又如有关航天产品质量问题归零、技术状态管理等文件和标准中都明确赋予了质量监督代表实施质量监督的职责。随着质量监督代表制度的不断完善,质量监督代表切实履职,从而使不断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航天型号 (工程)研制的质量监督工作持续向前推进,并取得可喜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至2016年间,在航天型号监督弹、箭、星、船共四大类490余个型号中,抽查技术文件662022份,签署质量问题归零报告3245份,编写监督报告1048份,提出监督建议15082条,被采纳的监督建议14738条,采纳率为97%,见表1。这些建议都与相关航天型号的过程和最终产品质量的保证关联,对其采纳和适时处理防止和杜绝了诸多质量问题的发生。
表1 2011年~2016年度航天型号质量监督数据统计表
注:此表为近年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8个院的航天型号研制过程的质量监督数据统计。
2 对航天质量监督基本规律的认识
回顾以往,在航天质量监督发展历程中已形成相关理念、方法,也取得不少实绩。展望未来,面对实现航天强国梦的宏伟目标,尚需对以往及当代的实践进一步系统梳理整合,理性归纳概括,从中得出更新的理念和方法;尚需依据未来的需求,面对当今的不足探讨更深层次的理论和模式。
a)从 “不谋全局, 不足谋一域” 的理念出发。目前航天科技研制现实是:多型号并举、高密度发射已成常态,系统、风险隐患时有显现;航天专用、通用产品种类繁多,问题 (同类问题不同产品,同类产品不同问题)频现;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有发生,运行中职责连续性及有效性保障存在困境;产品保证、过程质量控制中顽症根除、特性保证难度加大;对提升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的期望值在增长;在实施具体监督中,归零跟踪难度加大;在监督结果中,对共性、深层次问题发现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监督管理中,对配备有限的人力资源的激励、保障功能的发挥有待强化,等等。
面向航天发展的未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要实现航天强国梦的宏伟目标,需持续增强质量监督的力度和有效性,为此可思考或践行 “三个八”的举措。即:在航天质量监督中紧密围绕八个要素(型号、 产品、 体系、 专题、 准则、 方法、 结果、管理);持续强化开展 “八抓”、 “八关注”:型号监督监督抓重点—关注系统和风险;产品监督抓典型—关注关键、多发病;体系监督抓运行—关注职责连续性;专题监督抓策划—关注特性和顽症;监督准则抓 “五性” (权威性、 独立性、及时性、有效性、规范性)—关注权威、独立性;监督方法抓 “五三” (三依靠、三沟通、三结合、三坚持、三到位)—关注归零和跟踪;监督结果抓剖析—关注共性和深层;监督管理抓机制—关注激励和保证。
b)从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的理念出发。在结合实践、面对现实、展望愿景的基础上,应深入探究相关的监督理念、方法的内涵,深入认识监督实践的意义,深刻理解考评结果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创新监督理念,不断提升监督能力和有效性。
2.1 强化理念是质量监督工作理清思路、准确起步的基石
理念是通过对实践的理性认识形成的概念,对实践的深化有指导性,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认识水平而形成新的理性认识和概念,再回到新的实践中去指导新的实践,如此循环不止。质量监督的理念在有关标准中有表述,在多年的质量监督实践中更有诸多理性认识及其形成的概念,还有相关的理念。这些理念都为质量监督工作理清思路,准确起步起到支撑作用。
质量监督理念在 GB/T 6583-1994中表述:“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实体的状况进行连续的监视和验证,并对记录进行分析。”而在GJB 1405-2006中的表述:“为了确保满足规定的要求,对组织、过程和产品的状况进行监视、验证、分析和督促的活动。”由此看出,质量监督理念的含义在不断深化。
质量监督代表是质量监督工作的执法者。自1995年以来,航天系统下发了多份文件,始终强调质量监督代表制度所实施的监督是独立于型号研制生产系统的外部监督,明确:“质量监督代表工作系统是航天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立于质量管理部门和型号系统,以监督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发现问题、查找薄弱环节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质量监督把关系统”,并明确了以下4点。
a)准确定位。质量监督代表不是型号 “两总”,也不是单位的质量部门,它是一个独立部门,以发现问题为主,寻找薄弱环节,寻找最关键环节,但不作最终评价。
b)重点抓好三个环节。①对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主要从归零工作标准 (这对质量管理体系是很关键的,归零报告监督代表要看、要评价、发表意见)、对单位质量分析制度实施情况和对提出的持续性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了解到单位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以及一些典型问题的解决情况等角度实施监督。②对型号的监督,质量监督代表仅对重点型号进行监督,就是针对重点型号、重点问题 (质量大纲和可靠性大纲实施情况,产品保障要求的全面性,可靠性分析,特别是关键件、重要件控制是不是闭合)的监督。③对产品的监督,一定要针对通用产品、典型产品。
c)做好三类报告。即型号专题监督报告、质量监督月报和年度报告。
d) 加强管理。首先, 要完善制度;其次,要加强评价、考核和激励;第三,要加强队伍建设。
此外,在质量监督工作中还涉及到很多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是,至少应包括规范化、精细化 (关注细节,立足专业,科学量化)、科学发展观 (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方面的理念。
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表明,上述理念为讲究方法、注重实践、考评效果奠定了思想基础。只有不断强化相关理念,才能不断理清思路,才能使质量监督工作准确的起步。从戴明环 (PDCA)模式看, 这是 “P” 阶段。
2.2 讲究方法是质量监督工作明确准则、和谐共进的基点
历年来,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注重质量监督工作方法的研讨和提炼,并将方法置于实践中检验、补充和完善。在2008年初印发的 《质量监督代表工作手册》中,在历年的质量监督工作总结、归纳和提炼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监督工作的6条基本经验,其中第四条经验是:“质量监督工作不断创新,是不断提升质量监督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在此提出了 “五个三” 工作方法:三依靠 (领导重视、单位支持、自己努力);三沟通 (代表与单位、代表与型号两总、代表之间);三结合 (产品与体系监督、过程与节点监督、个人与专题监督);三坚持、三到位 (坚持掌握标准,提问题依据到位;坚持严格要求,问题反映到位;坚持跟踪监督,促进落实到位)。这一方法符合科学发展观 “发展”、 “以人为本”的理念。只要做到 “三沟通”就会随时了解被监督单位的发展变化情况。
在 “五个三”工作方法中,我们会理解到每个 “三”的应用都离不开一个核心,即 “以人为本”。在质量监督的实践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九个方面去体现 “以人为本”,即尊重人、理解人、 相信人、 关爱人、 团结人、 依靠人、 激励人、引导人、造就人。实践表明,只有在质量监督的实践中讲究方法,坚持 “以人为本”才能明确工作的方式与做法,才能使监督工作在和谐的氛围中顺利开展,达到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与时共进的效果。从戴明环 (PDCA)模式看,这也属“P”阶段。
2.3 注重实践是质量监督工作识别真伪、把握关键的基石
明确的理念、有效的方法离开了实践就失掉了颜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质量监督工作的核心环节,只有付诸实践,质量监督工作才能识别真伪,把握关键。
a)明确过程,宣贯标准,把握关键。对质量监督代表和被监督单位而言,质量监督的实施起码有4个过程:展现代表能力和被监督单位业绩的过程;双方均获取改进信息的过程;双方学习、实践标准的过程;双方沟通信息,启发、激励的过程。
我们在实施体系、型号、产品的质量监督过程中,被监督单位要提供大量的证据 (资料),这些证据是被监督单位体系运行留下的记录,可证实其具有稳定的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使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这对一个单位而言自然是件得意的事,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总会因种种原因而存在疏漏的情况或与相关标准不符合的情况等。而作为监督代表会依据相关标准 (准则)认真的去识别真伪。
把握关键,提出监督意见,从而使被监督单位获取改进信息,同时也展现了监督代表的能力。在监督过程识别真伪,把握关键的环节,监督代表会提出依据的标准和相关内容,针对双方而言即是学习标准的过程,又是实践、宣贯标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通过沟通,都会从不同角度得到启发和激励。
b)提升 4种能力。在把握好4个过程的同时,应加快提升4种能力,这是准确识别真伪、把握关键的基础。4种能力概括而言是指:预防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持续改进的能力。
从总体讲,预防问题能力是指从源头实施监督,比如设计阶段,尤其是方案设计阶段,对其可能留下隐患的环节提出监督意见,由此预防工程研制阶段乃至最终产品问题的发生。如果研制阶段不在方案设计阶段,也可根据不同研制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性的监督意见。同时,更应努力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在型号研制相关阶段去发现问题并及时提出监督意见。
处理问题能力主要指监督代表在监督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 (阶段)、问题性质,依据监督依据,并结合被监督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的处理意见。集团公司虽然授权监督代表有停产整顿一天的权限,但行使该权力一定要慎重,避免产生负面效应。持续改进,对质量监督代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从自身素质而言需要持续改进,从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实践效果而言更需要持续改进。
4种能力提升靠培训,更要靠监督代表对监督实践的认识、理解探索和总结。这要发扬4个有所精神 (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更要抛弃4种论点 (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的论点和骄傲自满的论点),还要坚持4种哲学的基本精神 (批判精神、反思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唯有此,在质量监督的实践中才能识别真伪、把握关键,才能创造最佳实践。从戴明环 (PDCA)模式看,此阶段属于 “D”阶段。
2.4 考评效果是质量监督工作鉴别优劣、持续改进的基础
从质量监督的角度强调得到结果的有效性和效率。有效性是指完成策划活动并得到策划结果的程度;效率指的是得到结果与所有使用资源之间的关系。对质量监督工作而言,考评效果也就是考评其效率和有效性,且偏重于有效性,这是对监督工作的根本要求。通过考评有效性可鉴别不同单位、不同领域的监督工作的优势,对实施激励提供依据,也更为相关单位或团队持续改进提供信息。
集团公司质字 [2009]21号文件给出了考评结果的具体准则,此处不详述。该准则的实施使质量监督代表的监督工作形成了闭环,即有了戴明环 (PDCA)模式的 “C、A”阶段。
3 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
在 “三坚持”和 “三到位”方面,作为监督代表的笔者做到了坚持标准,提出问题的依据到位。如对相关单位的研制程序与QJ 3133不协调问题、产品实现策划没有包括 GJB 9001B中风险分析、评估内容问题,以及管理归零不符合天科质 [2009]682号文件要求问题,提出了明确的监督意见,并纳入月质量监督报告。
在坚持严格要求、问题反映到位方面,笔者强调了整改到位。为此代表室下发了院质验[2009]32号文,在该文件中对严格按规范填写质量问题归零报告的封面及其内容,以及对质量问题技术归零报告、管理归零报告、管理归零工作情况报告的具体内容明确了监督要求。为了增加下发文件的可操作性,还将Q/QJA 10、天科质 [2009]682号文、QJ 1167.3和QJ 1167.6等相关标准作为监督依据,文件作为附件同时下发,为相关人员按相关要求编写相关报告提供了方便。在××-3A系统质量问题归零专项评审中,提供了专项评审报告 1份,技术归零报告 8份,管理归零报告 5份,管理归零工作情况报告 3份,其报告封面、内容符合集团公司相关标准(文件)要求,评审一次通过。该型号在后续飞行试验中取得圆满成功。在此项工作中笔者做到了 “坚持跟踪监督,促进落实到位”。
在实际质量监督工作中为了落实 “坚持跟踪监督,促进落实到位”的方法,建立了 “质量监督问题通知单 (处理情况反馈单)发放 (签收)记录册”,从而使有关监督问题处理完成情况记录在案,为监督工作的可追溯性提供了证据,由此改变了以往只提要求,不见整改,查无证据的被动局面,增强了被监督单位的整改意识,提高了监督工作的有效性。此项举措在当年相关院的质量体系复评、评估的整改中,因代表室对整改计划三覆盖不到位问题进行了跟踪监督而收到实效。
在运用 “五个三”工作方法的实践中,笔者还认为应做到 “三尊重”、 “三激励”、 “三促进”。“三尊重”是:①尊重所在单位的已有做法 (如组织结构、 职责分配), 这在 GB/T 19001-2008和GJB 9001B-2009的引言中都有明确阐述,即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决策;②尊重所在单位已有制度、办法 (包括企业规范、标准等),只对违背认证标准或集团公司文件的原则要求方面提出建议;③尊重有关人员已有的理念 (如研制程序、记录格式等),只对与相关标准理念含义的一致性方面提出建议。“三激励”是指各类人员沟通过程中要从三个方面去激励,即:肯定成绩鼓士气;找出亮点看能力;最佳实践看潜力。“三促进”是指监督过程中要促进 “三新”, 即:理念更新 (如大质量、精细化、数据包、三个关键特性、面向产品质量分析等);制度更新 (如在原有制度基础上纳入集团公司新的标准、要求等);业绩创新 (如在设计技术、工艺技术、试验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总结多年的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我们会深刻理解和认识到强化理念、讲究方法、注重实践、考评效果是质量监督工作不可或缺的要素,不可忘却的追求,实践证明这是提高质量监督有效性的4块基石。只有在这4块基石上,才能理清思路,准确起步;才能明确准则,和谐共进;才能识别真伪,把握关键;才能鉴别优劣,持续改进。
要坚持持续改进,就应切实遵照集团公司对质量监督代表工作的考评准则,这是完成一个年度PDCA循环的关键环节。由此不断推进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使其在每个新的年度,实现新的跨越,从而使理念得到新的强化,使方法得到新的改进,实践中创出新的佳绩,效果得到新的显现。
如果从微循环的角度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是,可以按月、按周、甚至按日完成PDCA循环,由此加大质量监督工作实施的力度、频度,从而加速提高其工作效率。
我国航天事业创建60多年,取得的成绩让国人振奋,令世人瞩目的功盖华夏、彪炳千秋的辉煌成果不断显现。目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空间站的建设及月球探测工程三期任务正在按计划实施;火星探测工程已立项并实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它航天工程 (型号)项目也都在按计划 (策划)实施。面对当前、展望未来,都对航天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认真总结以往、开拓进取是质量监督代表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刘纪原.中国航天 50年创业发展之路.航天工业管理,2006(10).
[2]刘宪忠.航天地面设备质量管理基本规律初探.第二届中国航天质量论坛论文集.
[3]刘宪忠.航天质量管理发展历程回顾与探索.航天发射技术,2016 (3)(4).
(另外,本文还参考了天质 (1995)0524《质量管理改革方案》;天质 (1995) 0703号《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派驻质量监督代表实施办法 (试行)》;天科质 (1999) 120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型号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办法》;天科质 (2001)576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派驻质量监督代表工作管理办法》;天科人 (2003)274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派驻质量监督代表工作管理办法》;天科办 (2004)1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型号管理规定》;天科技 (2006)180号 《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武器型号批生产质量管理办法》;质字 (2008)33号 《关于进一步做好质量监督代表工作的通知》;质字 (2009)21号 《质量监督代表考核评价要求 (试行)》;质字 (2011) 36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独立质量监督和质量监督问题分析工作的通知》;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 《质量监督事例汇编》(2006)、《质量监督代表工作手册》(2008)、《质量监督代表文集》(2010)、《质量监督事例选编与点评》(2012~2013)、《质量监督代表独立质量监督实施指南》(2013)、《质量监督事例选编与点评》(2014~2015)、《质量监督代表工作总结》(2011~2015))。
刘宪忠 (1940年—),男,研究员,国家注册QMS审核员,曾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邀研究员,原国防科工委质量管理专家库、全面质量整顿验收组、全军武器装备质量大检查组成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元器件可靠性专家组、质量管理专家组专家等职。
培训推荐:
2023年5月10日~12日(重庆)新时代质量体系建设暨内审员培训班
2023年5月15日~17日(西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内审员培训
2023年5月25日~26日(西安)金属构件失效分析与提高产品质量研讨班
2023年5月29日~31日(西安)新时代质量体系建设暨内审员培训班
报名请联系:
鹿老师:18709232360(微信同号)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