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AI算法控制信息推荐的机制,曾经是资本追逐的宠儿,因为它重新定义了信息。
前互联网时代缺乏信息,互联网时代信息泛滥,需要你自己筛选信息,而后互联网时代,科技告诉你,我可以预判你的预判,提前告诉你需要哪些信息?
电商时代里,有根据需求去找东西的搜索电商,有被朋友推荐的社交电商,也有被故事里的情绪点燃,从而被种草的内容电商。
信息时代里也一样,从去百度上搜索信息,到被自己信任的自媒体信息源头安利信息,到最后算法预判你的预判,提前给你喜欢的信息。
这些都是放在十年前谁也不相信,十年后我们每个人却都习以为常的现象。
相对应的,十年后的我们也同时被信息茧房概念困扰,担心着有一天AI通过算法直接在精神世界控制了我们。
科技改变世界,算法改变信息,信息改变认知,认知改变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么一条逻辑链下来,我们会觉得毛骨悚然,因为想象里那被算法潜移默化驯化的人,远比一个概念,一个名词来的真实和吓人。
一旦这么一个真实的人,在算法下失去了“自我”,来到了人有没有自由意志这个世纪之问前,那么问题就不得不被我们重视了。
也许你觉得这太夸张,并怀疑这个逻辑链的真实性,那么想象一下后真相时代里人们网络评论区现象就知道了。
亦或者你想象一下另外一个场景传销洗脑,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通过封闭外界信息,在降低你的思考频率的同时,不断的重复向你灌输他们的那套理论,最后把你洗脑成功的案例。
在算法时代,AI就是通过不断的反馈一点点摸透你,不断的挖掘你内心深处的东西,最后一点点加强这种特性,最后把你变成一个你都不了解的自己。
这件事情离奇就离奇在,这个你自己不了解的自己,也许是最真实的自己。
而真实的自己里,多少是被信息诱导出来的,又有多少是自己本身就是如此的,我们很难去分清,这得扯到人有没有自由意志。
不过对于一个算法能够比你更懂你自己,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你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够需要让人警惕了。
这也导致了很多反算法的生活黑客出现,他们也会分享很多如何不被算法定义。
比如抖音和今日头条,自己主动去搜索,去建立标签,并且隔一段时间去更换这些标签,从而让自己的视野不至于沉浸于某个范围里。
再比如很多讨论后真相时代的人,也给出了这个时代最佳信息策略,那就是关注信息源。
关注我们认为可信的机构,个人,媒体,默认这些这些信息源发布的信息为真实,直到它出现反证。
除了这些信息源以外的一切,包括家族群,朋友圈,今日头条等等,不管多真实,默认这些信息为假,直到出现更多证据,更接近真实的证据。
比如我自己,每天公众号有和菜头、刘润、冯大辉、罗胖等一些人,专栏里有卓克、万维钢、蔡钰等,杂志有财新、经济学人等,每天会花几个小时更新这些信息。
除了这些以外,一切朋友圈,抖音等等刷到的东西,朋友发给我的东西,第一时间默认为待定,不予评判,除非等我关注的一些媒体出现回应。
也就是让那些值得相信的守门人,来当我们自己的信息鉴定官。
不过最近官方也在出手,把算法的控制权交给我们手里,以后我们可以选择开还是不开,用还是不用算法,也就是如果算法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那么用不用算法我们自己说了算。
而且到时候算法的前置条件也可以放开给我们自定义,就像回到最早的RSS订阅制一样,一般主动订阅,一般算法推荐。
那么,主动权回来了,自由意志的讨论自然也可以告一段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