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中国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藏族

生活百科10个月前发布 aixure
46 0 0

目前已经有8000+导游领队关注我们
点击右上方导游小窝关注我们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中国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藏族

当然今天开始,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所有的活动都是在藏区进行,所以小王给大家来说一下我们中国最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藏族

现在我有很多的团友一提到藏族首先想到的就是西藏。在我没有对藏族进了解以前,我和大家的想法差不多。当然西藏作为藏族最大的聚居地,藏族的历史文化是最为浓厚的,所以我们产生这样的认识实在是情有可原。但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所聚居的地方肯定不止西藏这么一个地区,他们延伸到了全国各地,因为四川离西藏很近,所以理所当然的四川就作为了西藏以外最大的藏族聚居区。因此为了区分全国各地的藏族人民,我们也是给他们起了名,分了类的。

小王就给大家来说说四川的藏族人一些趣事。

首先来说一下一只非常神秘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独特的藏族——白马藏族。他们主要的聚居地在绵阳的平武县。白马人最显著的标志在他们的帽子。如果说把我们的帽子比作是进深比较深的锅,那白马人的帽子就是盘子了,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盘盘帽。这种帽子无所谓遮不遮风,挡不挡雨,保不保暖的问题,但是他们一年四季都会戴着,纯粹作为了一种装饰。在这个帽子上,他们还要插上白色雄鸡的羽毛。因为在白马藏的历史里面,曾经一只白色的雄鸡救过祖先的命,所以从此以后为了表示对雄鸡的感激和爱戴,所有得白马人都会把羽毛擦在自己的帽子上,以示最高的礼节。当然这个擦羽毛的数量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对于女人而言。结婚的妇女就插一支羽毛。没结婚的就插两支。

其实关于白马人的起源也是有传说的。在古藏语里面白马意味藏族的兵。公元6世纪,吐蕃王朝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东征,想把汉人建立的王朝灭亡了,自己来统一全国。东征中的一支队伍就和唐王朝的一支队伍在今天的阿坝一带相遇了。双方是发生了一场激战,最后以吐蕃王朝的胜利作为告终。但是吐蕃王朝冷落了这支打了胜仗的队伍,没有让他们跟着大部队继续前行,而是就地留守了。最后东征结束了,所有的军队都收到了吐蕃王朝的回乡的诏令,唯有这支队伍没有接到国家的任何诏令,被永远的遗忘在了四川异乡。所以为了让后代记住藏兵这个特殊的身份,他们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白马。

他们不敢外出和汉族人交往,于是就在偏远的平武山区定居了下来。因为远离家乡的缘故,他们最初的生活,习俗已经慢慢的淡忘了。所以和现在的藏族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不信藏传佛教,没有天葬水葬的习俗,语言服饰,生活习惯几乎都不一样。

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白马藏人就要求把自己从藏族里面分离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名族,因为在古代的典籍里面有记载白马氐这样的名族,说他们是来自大西北的独立的一个民族。但是现在仍旧把他归为藏族一类。因此我们民间又把白马人叫做中国的第57个名族。

好了,说完了神奇的白马藏人,小王也来给大家说一下安多娃藏族。他们主要居住在四川的西北部,甘肃和青海境内。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安多地区。安多娃藏族的祖先是来自北方的两个民族吐谷浑以及党项,开始是属于羌族的。但是在公元8世纪中期的时候,他们被吐蕃王朝兼并了。这三个民族野心勃勃,蚕食着我们中国的大西北地区,更是在763年的时候依据拿下长安,盛极一时。最后唐王朝进行了殊死一搏,拿回了长安地区,但是却痛失河西走廊一带。从此唐朝威风不在,渐渐的败落了下来。但是这三支好战的部落也没能够维持多久,9世纪中期的时候也慢慢的败落了。于是受尽吐蕃王朝摆弄的党项和吐谷浑民族决定拜托吐蕃的控制,自立门户。就在甘青川边界发展了起来,成为了一支被蕃化的民族。

这个民族最奇特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婚姻习俗,在很早以前是保留着一妻多夫制。但是这个一妻多夫并是不大家想象的那样,这个女人可以和自己喜欢的所有男人在一起。这个多夫是有限制的,必须是同一家人的好几个兄弟。据说这样是避免分家把财产都分出去。由于他们的性生活比较混乱,所以妻子生下的孩子也有妻子指定,说是谁的就是谁的。因为妻子生下的所有孩子,这些男人都会当亲生的来疼爱。有趣的是如果他们之中的一个兄弟爱上了另外一个女人,想要离婚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首先得告诉自己的父亲。因为要离婚的话,要赔偿原妻一大笔财产。就算是离婚成功了,小伙子和心爱的女人成为了夫妻,那头一天晚上也不能睡在一起,因为新娘的头一天晚上是属于大哥的。可能大家现在听到这样的婚姻有一些荒谬,好在藏族渐渐的富裕起来了,所有这样的婚姻习俗已经成为安多藏族的过往历史了。

这支来自北方的藏族保留了北方人民热爱运动的习惯。骑马,射箭成为他们最喜爱的活动。每年安多藏族都会举行一场运动比赛,这种比赛是以村和村为单位的。大致在每年的3、4月举行,过了5月九很少有这样的活动了。在举行活动的当天,他们天不见亮就起床了,穿上自己觉得最漂亮的衣服,精心的辫好辫子,成群结队的就前往举行比赛的村子。所以这样的活动不仅是运动比赛,更是他们的服饰比赛。所有的安多藏人都盼望这天的到来。

这个就是安多藏族。说完了安多藏族,我也来给大家说一下康巴藏族。刚才小王忘了给大家补充了哈,我刚才所说到的娃,以及现在所说到的巴其实是藏语。翻译过来就是人的意思。按多娃就是安多人,康巴就是康人了。也就是居住在以康定为中心的藏族同胞哈。

那咱们都知道藏族人民的服饰文化是最为绚烂多彩的,其中康巴藏族的服饰最为的典型。他们最喜欢的颜色有五种——蓝,白,绿,红,黄。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表示河流,红色表示空间护法神,黄色表示大地。所以康巴人的服装色彩十分的鲜艳。

他们喜欢用兽皮作为服装的装饰。其实这个是有原因的。早年的藏族处于东征西战的一个状态,在部队里面为了奖励有功的英雄,他们的首领会给英雄们发兽皮。这种兽皮分为三种——虎皮,豹皮和水獭皮。当然这三种兽皮就成为区分等级的一个标志。得到兽皮的英雄觉得十分的骄傲,就把得到的兽皮缝在衣领上面。作为一个英雄的标志。现在以兽皮镶边已经成为了藏族服饰典型的代表,但是今天他已经不再是英雄的标志了。只是单纯的美化着藏族的服饰。

广泛运用金银珠宝装饰也是康巴藏族服饰的一大艺术特色,因为早年他们是一个游牧民族,没有固定的家。走到哪里就把自己的家当带到哪里。最后就把所有值钱的宝石穿戴在自己的身上了。可以说除了西方流行的钻石以外,在外面中国大地上有产的宝石都能够在康巴人的衣服上找到。所以这样一套服装,少则几十万,多则上百万,上千万。

他们还喜欢配刀。男人们用的刀十分的长,横插在腰间。女人们用的刀就比较短小了,竖挂在腰间。这个刀的纹饰特别的精美,实用中透着浓浓的艺术气氛。当然藏银是纯度很高的银,大家空闲的时候可以到酒店附近去逛一下。淘一些藏银饰品给家人和自己。

这个就是最为典型的三个藏族文化。

现在小王也给大家来说一下他们的共同点。

首先他们的饮食文化。藏族最主要的饮食是青稞酒,酥油茶和糌粑,风干的牛肉,羊肉。这个大家都听说过,但是具体下来他们是什么做成的很多团友就不知道了。小王给大家细说一下。青稞是高原上的一种农作物,外形就像小麦,用青稞发酵的酒就被叫做青稞酒。藏族人聚会的时候,生日的时候,女儿出嫁的时候都少不了这样东西。它的度数不高,年女老少都可以饮用。

酥油茶,酥油就是牛的黄油,藏族人喜欢的茶叫做砖茶,就把这种黄油和茶放在搅拌机里面进行搅拌后倒出来,和上水和糖就可以喝了。藏族人民宁可三个月不吃肉,也不可一天少了酥油茶。这种饮品比较香甜,我们汉人还是能习惯的。有人说到了藏区没有喝过酥油茶,那就不算真正的到了藏区,所以大家有机会闲逛的时候就去品尝一下酥油茶。

糌粑说通俗一点就是炒熟后的青稞或者豌豆磨成的粉。兑上水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这个糌粑的发明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他们属于游牧民族,携带这样的糌粑十分的方便。走到哪里,饿了,就拿出来吃。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

丧葬习俗:除了白马藏人不讲究天葬水葬以外,其他的藏族人都很讲究了。藏人死后有三种葬法——水葬,土葬,火葬,天葬。小孩死了,或因其它病疾死亡的人,则把尸体丢进河里喂鱼,这叫水葬。生前作过坏事的人,即用土葬。藏族认为,被埋的人是永远不会转世的。

在我们今天看来。天葬是最为残忍的一种葬法,但是藏族人却认为这是至高无尚的一种丧葬形式。天葬寄托一种升上“天堂”的幻想。这个仪式一般都是在清晨举行的。死者家属在天亮前,要把尸体送到天葬台,首先由天葬师烧香敬神,太阳徐徐升起的时候,天葬仪式就开始。天葬师脱去死者的衣服,对他的尸体进行肢解。首先把肉和骨头肢解开,剩下的骨头用石头砸碎,兑上糌粑,吹响哨子,这个时候就会有一大群等候的秃鹰飞下来,啃食的肢解的尸体。这个场景十分的血腥,所以不经允许一般是不欢迎人们去观看的。就这样简单的仪式最少也要花上7、8万。所以现在没钱的藏族人一般都采用火葬了。

信仰:藏族人对藏传佛教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其实佛教得以传入西藏是得益于文城公主的。当年她进入西藏地区不仅带去了唐朝的食物,衣服更是带去了唐朝的佛教文化。关于这个藏传佛教派别实在是很多,小王在这里无法给大家理清楚,所以就跳过了。关于他们的信仰根深蒂固到何种程度,小王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当年西藏的达赖活佛进入到九寨沟的时候,经过了九黄机场,他走过的那一条路,路上的脚印被九寨的藏民们用舌头舔得干干净净。当然他们一生都为藏传佛教而生,大家肯定知道朝圣,去往西藏的路途当中,有不计其数的朝圣者,一步一步的跪拜的西藏区。能够跪拜到西藏,是他们一生的愿望。

版权说明:转自:网络,感谢作者的辛苦创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联系邮箱:359959235@qq.com

分享朋友圈是一种美德哦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