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不少这样的情况。
小时候,小孩子放学回家,不是先写作业,而是先看电视、玩电脑,如果不使劲催促,孩子看一整天电视、玩一整天电脑都不嫌累,做作业拖拖拉拉,一点都不积极,这是缺乏学习主动性。
长大后,在工作中,领导推一下主动性,就动一下,只要不是布置下来的具体工作,绝对不会自动自发地发展工作,把原本应该朝气满满,努力奋斗的一天,过成了浑浑噩噩的混日子,这就是缺乏工作主动性。
那为什么这些人做事会这么没有主动性呢?
有研究表明,这些做事没有积极性,得过且过的人,很可能就是因为在3—6岁这个关键时期,主动做事的积极性没有获得保护和发扬!
孩童时期的主动性直接影响了这个人成年后在工作中的主动性。
孩子的主动性到底有多重要呢?
美国新神经分析派代表人物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或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3—6岁主动性的发展程度有关。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并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呢?
首先我们都知道,在3—6岁这个阶段,正是孩子最最调皮捣蛋的时候,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学会跟父母说“不”,并且事事争着要自己动手做,像个小大人一样。
但现实情况往往是,争着自己做,却又做不好,不是砸了这个,就是摔了那个,所以我们说3—6岁是最让父母头疼的阶段。
但是,父母在忙着头疼,责怪孩子之前,必须先明白一点,孩子做不好,搞砸了是有客观原因的。
原因就在于孩子年龄小,视神经尚未发育成熟,目测能力差,空间感受能力不准确,肌肉不够发达,动手能力差,再加上孩子做事时总是心怀好奇,既兴奋又紧张,所以更容易导致问题的发生。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该如何面对被孩子搞砸了的情况?
一、不要随便责怪孩子
当孩子摔了杯子,洒了水,先不要急着吼孩子,责怪孩子,问清楚情况,不要因为孩子把情况弄糟了而责罚孩子,否则的话,就会打击孩子做事的积极性。
二、给孩子创造一个放心的氛围
其实,就算孩子真的搞砸了又怎么样,大不了就是,衣服湿了换一身,地板湿了擦干就好,茶具摔了重新买一套,这些相对于孩子的主动性发展又算得了什么。
只有处于不用担心被爸爸妈妈打骂的环境中,孩子才敢于自己动手,把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那些在父母的吓唬声和打骂声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产生做事积极性的。
当然,父母还是得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威胁到孩子人身安全的事情,就应该立马斥责制止。
三、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任务
在孩子想要自己动手做的阶段,父母可以顺势以请求帮助的方法,给孩子布置一个个的小任务,扔个垃圾,拿个衣服,倒杯水,这些小任务,不仅能给孩子成就感,更能发展孩子的做事主动性,让孩子在每天的小成功中成长。
做父母本就是一场不易的修行,愿我们和孩子,都可以在爱的氛围中,结伴前行主动性,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