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对于“科技”,曾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比如扫地机器人可以解放双手。
于是我买了好几个扫地机器人,希望他们可以联手帮助我一下。
然后我发现,扫地机器人解放的不是我的双手,而是我家猫的四条腿腿。
自打扫地机器人进了我家之后,两只猫都学会了在扫地机器人身上打坐了,替天天看地狱笑话的我积累功德。
于是扫地机器人沦为溜猫神器。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钱花的是不亏的。
但问题是,家里还要打扫埃
真正解放我双手的,其实是自如的家政阿姨。
谁说人力战胜不了科技。
机器人当了猫坐骑。
保洁阿姨暴打扫地机。
如果你用过扫地机器人也请过保洁阿姨,你会发现,保洁阿姨是真正的扫地机器人终结者。
扫地机器人的技术,还有太多可以进步的空间。
住复式,它不会爬楼梯;
住平层,它会撞桌椅。
空间小,它四处碰壁;
桌椅多,它困在原地。
每天的工作,就是开机,然后撞墙壁。
关键是,你会发现,他只能扫地。
而你需要“打扫”的不止是地板。
用过的碗筷、冰箱上的灰尘、桌子上的污渍、堆在一起的衣服。
生活的一切,都需要“打扫”。
扫地机器人,只能扫地。
关键是,还不便宜。
自如上门一次4小时,买卡之后一次百来块,保洁阿姨带着她的拖把、抹布、玻璃刮以雷霆万钧之势降临你的生活。
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家。
你才终于体会到熵减的幸福。
一周你给阿姨4小时,阿姨给你一个干净的家。
就这天顶星级的主观能动性,猫路过了,都得被抛个光。
直接把扫地机器人摁在地上打出了电池液。
体验上,保洁阿姨暴打扫地机器人;
性价比上,保洁阿姨吊打扫地机器人。
你以为保洁是高端消费?
不,保洁是纯纯性价比消费。
一个礼拜(或者2个礼拜)一次就好了,家里不大的2小时,家里大点的4小时。
性价比,从来不是光看钱。
而是,体验和价格的对比。
从这个角度来说,家政阿姨带来的体验,要好太多了。
即便是算价格,也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扫地机器人是一次性交易,买定离手,没得回头。
阿姨按次服务,一次80到160,频率时长看你需要灵活选择,贵了就停,好用继续。
就像乐刻健身房。
是,月付费的24小时健身房是低端,是不好看,是没氛围感,但人家不跑路。
你乐意就继续练,不乐意就江湖再见。
撑死了赔几十天卡钱。
而那种豪华、高科技,挤满帅气教练的健身房,氛围感拉满,跑起路来也是仪式感满满。
今天力量区里碰面,明天维权群里再见。
“后悔药”,本身也是性价比的一种。
而阿姨,给了你后悔的机会。
后来我意识到,保洁阿姨和扫地机器人,是天生的对手。
扫地机器人,主打懒人经济,面向的是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
巧了,一二线城市,也是家政服务的天下,吃的就是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年轻人的市常
于是,保洁阿姨跟扫地机器人在年轻人的钱包里狭路相逢。
阿姨以“桌子帮你收一下”作为起手式,连着“衣服也叠一下”寸拳,“阳台需也收拾了”肘击,“马桶擦干净了”膝撞,最后“垃圾帮你带走”断头台成型。
而机器人,甚至没办法跳起来打一下阿姨的膝盖。
等哪一天真的能做到了。
那还打扫个屁房间。
是时候,机械飞升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