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丨中科院院士郭华东:AI和大数据是一对孪生兄弟

大数据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56 0 0
导读: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大数据时代的定义,揭开了大数据之于各行各业的意义。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大数…

“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对“大数据时代”的定义,揭开了大数据之于各行各业的意义。而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的力量也依然不可小觑。

6月17日,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在京举办,主题为“创造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接受了北京商报在内的多家媒体群访,就数字经济、数据孤岛、人工智能等热点问题,给出了他自己的看法。

Q: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大数据是如何赋能数字经济发展的?

A:大数据是实实在在的一个方向、一门学科或者一项技术,大数据的出现才带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当下,数字经济占我国经济的比重近乎达到40%。

但当我们讲数字经济的时候,它所涵盖的就不仅仅是数据,还包括人工智能、5G、通信以及计算等工作,这些都是数字技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数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整体上看,大数据、数字技术促进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使人类走上高质量发展的轨道,这些都是目前人们正在实践的活动,且需要进一步往前发展的方向。简而言之,大数据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数字经济的实践使人类高质量发展得到了更高程度的保证。

Q:随着ChatGPT的爆火,人工智能发展备受关注,您认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关系是怎样的?

A:人工智能概念最早诞生于1956年,但在这60多年间,人工智能几经浮沉,直到6、7年前突然走热。一个关键节点是,2015年被认为是大数据“元年”,那一年国务院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将发展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时候AI与大数据走在一起,才出现的“大火”。

也就是说,AI和大数据是一对孪生兄弟,没有大数据的强烈支撑,AI可能也很难火起来。

至于AI的发展,应该是先有更先进的大脑,人类才能开发一代又一代的AI工具,但技术发展之快也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特别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的时候,对伦理问题把握的重要性就变得极其重要。

因此我们依然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现在,应该以人的操作为前提,将AI视作一种先进的工具进行开发、利用,使其为人类服务,而不能让人类成为AI的“俘虏”。

Q:目前不少产品都以海量数据的收集为基础,在此过程中,是否也会遇到诸如数据孤岛等情况的出现?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A:2015年,联合国193个成员国通过《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了17项、169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但就它本身而言,单是统计数据的缺乏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169个目标当中,一半指标都没有数据的支撑。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数据,也就不可能进行监测和评估,进而很难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工作。

鉴于数据的重要性,人们便提出了数据缺乏、数据孤岛的概念。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从政府的角度,要制定更有效的产生数据的政策,同时也要制定政策让数据能够得到更高程度的共享。

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乏数据,而是这些数据没有进入到大众的工作台、没有进入到政府的决策席上而引起的,如果保密数据之外的数据能够大量共享,数据就会有质的提升。

其次从科技的角度,也要不断产生、更新新的数据,让我们能够进行更多、更精准的动态分析。

北京商报记者杨月涵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