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赛道再迎新成员:来自上海张江 公司CEO希望一两年内实现量产交付

机器人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61 0 0
导读:《科创板日报》7月13日讯(记者 张洋洋) 高挑的个子,苗条的身材,一个酷似人体骨骼的机器人,迈着敏捷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行走,这便是傅利叶智能(下称傅利叶最新发布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 7月12日,在张江机器人谷三楼AI发布厅,傅利叶智能举办了通用机…

《科创板日报》7月13日讯(记者 张洋洋)高挑的个子,苗条的身材,一个酷似人体骨骼的机器人,迈着敏捷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行走,这便是傅利叶智能(下称“傅利叶”最新发布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

7月12日,在张江机器人谷三楼AI发布厅,傅利叶智能举办了通用机器人战略发布会上,以GR-1发布为契机,傅利叶正式宣布公司战略全面升级,从侧重专用的康复机器人,切入万亿级通用人形机器人领域,搭建通用机器人技术平台。

“人形机器人已到商业化黎明时刻”

傅利叶最新发布的这款GR-1人形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全身自由度40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可达300NM,步行速度可达到5KM/h,负重50公斤。

根据公司方面的介绍,这款机器人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拟人的运动控制,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结合认知智能,能够与人协同完成动作,可在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场景下应用。

傅利叶智能创始人兼CEO顾捷称,GR-1身高比较高,视野更开阔,身材比较苗条,因此灵活度很高,大大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就全身自由度和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两个参数而言,顾捷表示,“GR-1在目前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但顾捷强调,“运动能力才是未来通用人形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

傅利叶智能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张江,同时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在上海、广州、墨尔本、苏黎世、芝加哥等地进行研发及生产布局。

傅利叶最近的一轮是2022年1月,公司宣布完成4亿元D轮融资,软银愿景基金2期领投,沙特阿美旗下风险投资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元资本跟投,创下当时国内该领域史上单轮融资额最高的纪录。此前,该公司已获国中创投、IDG资本等机构的多轮投资。

但从2015年至今,傅利叶的研发中心均在康复机器人方向上,目前已经推出上肢康复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等三十多款产品,并已进入规模化应用。

将人形机器人提上日程,是2019年的年中。而之所以在此时发布产品,从医疗外骨骼切入通用人形机器人领域,顾捷的考量是,人形机器人已经接近开始可以商用化的一个黎明时刻。

“人形机器人一旦通用化,将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只需要在专用场景上做一些开发适配,人形机器人可以像人类一样去当医生、司机、厨师、消防员,远期需求量将远高于目前的工业机器人,未来在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应用领域将发挥巨大潜能。”顾捷说。

“希望一两年内量产交付”

目前,GR-1正在迭代平衡和运动能力,当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就可以适应更多更复杂的环境,同时寻求在认知方向的突破,能够理解具体语义,拆解、响应并独立完成任务。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顾捷表示,对于当前GR-1在走路、越障等能力上,相较期望值可能只达到了20-30分。“我们还没有做到60分到70分,但是公司已经有了足够的技术储备,在接下来几年里让我们的人形机器人运动能力迅速迭代到60分的水平,它的应用场景才会出来,比如电网巡检、远程看护等。”

同时在认知方面,顾捷提到,GR-1仍存在一定的迭代空间,需要ChatGPT在内的大语言模型做一些技术工作,把模型拆解成不同的任务自动在机器人上进行执行。“未来与人机交互环节需要不断迭代、打磨”。

此外,在感知层面,人形机器人的传感器技术需要不断迭代;大脑层面,人形机器人需要大语言模型未来更有多模态、视觉、听觉能力不断融合,从而让机器人的大脑能够思考问题;执行层面,人形机器人需要更轻的材料、肌肉关节等能力需要提升。

顾捷希望未来跟产业合作共建。他告诉记者,现在正在跟很多AI公司深度合作,后者将机器人大脑做好,傅利叶则是把身体和小脑做好,同时也期待可以跟有需求的公司共同开发一些专用领域的通用人形机器人,从而让GR-1的潜力得到发挥,生态更加丰富,

从早稻田大学1972年研发的WABOT,到特斯拉2022年首秀的Optimus,人类科学家对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已经走过半个世纪。谈及目前国内通用人形机器人与世界的差距,顾捷坦言:“目前差距是存在的,但接下来机器人的发展在中国会十分快速,迭代周期也会越来越短。”

至于傅利叶智能未来在通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规划,顾捷表示,首先,傅利叶智能希望能够在一两年内实现量产交付;其次,希望在三年左右,机器人能够非常灵巧地完成通用任务;最后,希望五至十年内,机器人能够走入家庭,“医疗人形机器人,可能最快明年投入使用,将应用于养老院和康复医院”。

(科创板日报记者 张洋洋)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