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要求各实验区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的要求。实验区从遴选到公布名单历时一年,足见教育部对于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的重视程度。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相关利好政策不断出台,在技术和市场的推动下,人工智能教育渐成热门赛道。不过,尽管中国在线教育规模不算壮大,但距离人工智能教育普及还有很大距离。
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困难
近期,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K12在线教育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4858亿元,其中,少儿编程类等素质教育受到资本市场及学生家长的青睐,需求仍在逐步提升。
面对利好政策和广阔市场,赛道进一步火热,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但从实践层面看,人工智能教育出现了普及难题。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教育渗透率仍不到2%。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目前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几处“大坑”。
其一方面表现为,人工智能软件入门难,导致教与学成本高。相对于其他学科,人工智能教学与计算机编程关联度高,不少技术公司入局时并未充分考虑教学场景问题。缺乏场景适用性的编程软件使用起来颇具难度,抬高了人工智能教学普及门槛。另一方面表现为,人工智能教学课程枯燥,远离生活场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此外,人工智能教育缺乏结合软硬件教学,难以使学生理解编程的逻辑与效果。尤其由图形化编程进阶到Python代码式编程教学时,问题就更加凸显。纯代码的教学枯燥难懂,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脱离与机器人、硬件互动的人工智能课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着新奇感衰退。
总的来说,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阶段,如何降低人工智能软件入门难度,减少教与学成本?如何贴合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人工智能及编程的兴趣,避免课程枯燥、学生学习兴趣衰减?如何使用有效且有趣的软硬件结合方式教学?这些是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之时,无法回避的难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普及注定难以实现。
系统化平台教学有待完善
有效的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简单易用且功能丰富的教学工具平台、贴近生活的教学课程、软硬件结合教学。其中,教学工具平台是开展教学的基矗
综上而论,这样的平台应具备什么样的功能特点?童心制物(Makeblock)携其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结合国产编程教学工具平台“慧编程”给出了一份参考答案。
首先,慧编程适配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的开放且可扩展的性质,提供扩展设计器降低开发门槛,7000+注册开发者共同助力,共支持55款优秀硬件(Arduino、microbit、光环板、掌控版等)和755款优秀软硬件扩展,学生可通过慧编程控制众多硬件设备,并与软件进行多种互动。
其次,从课程设置上来看,慧编程完整覆盖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从入门到进阶的各学习阶段。此外,慧编程紧跟国家出台政策的呼吁方向,在功能上第一时间融入人工智能、物联网(IoT)、数据科学等前沿科技,覆盖语音交互、文字识别、图像识别、人体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AI功能,充分契合跨学科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更重要的是,慧编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摆脱了对于国外人工智能教学平台的依赖,通过国家教育软件安全等级认证,通过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检查,获得多项安全认证,数据更加安全稳定可控。同时慧编程也支持各单位或教育机构私有化部署在自有服务器上,包括学而思、童程童美等等在内的国内一线教育机构已接入慧编程SDK。
据统计,慧编程已在全球超过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人工智能创作,用户人数超过1500万并持续增长。配套产品更进入全球超过25000所学校,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及家庭教育,为全世界的孩子提供人工智能启蒙。
当然,要实现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普及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慧编程的推出为行业发展呈现了更大的可能性。未来,在其带动下,随着更多赛道参与者共同发力,将为国家出台人工智能教育的标准体系,提供更多可直接参考及应用的标准案例,这样我们与全面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距离才会越来越近。
(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