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施勇峰 本报记者 叶伟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自科技部复函浙江省政府支持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以来,杭州市主动谋划、充分准备,在政策、人才、平台、产业方面持续发力,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科学谋划 全力推进
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杭州通过机制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成立建设领导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出台行动方案和政策,全力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
杭州市成立了由杭州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在杭州市科技局设立办公室,组建工作专班,负责具体推进试验区建设。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领衔的专家委员会。
杭州市在科技部批复2个月内,就出台了《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杭州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若干政策》,明确建设目标,分解工作任务,部署要素保障。
发展人工智能优势明显
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杭州的实力在哪里?杭州是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起源地之一,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在平台、科研、人才、产业等方面都具备比较优势。
近年来,杭州积极打造若干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拥有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创新重器。同时,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工业控制技术等4个人工智能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阿里云城市大脑、海康威视视频感知、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等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是什么?是人才!而杭州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人才。
目前,杭州人工智能人才约为7000人,占全国人才总数的6.5%,汇聚潘云鹤、吴朝晖等一批人工智能与信息科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家。同时引进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形成强大的基础科研团队。以打造世界一流人工智能实验室为目标的之江实验室已集聚院士15人,IEEE Fellow 10人,千人长江杰青等100余人,一支“领域专精、层次高端、梯队有序”的人工智能人才团队基本形成。
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产业链建设是重中之重。
目前,杭州已形成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2019年杭州市纳入统计的人工智能规上限上企业212家,实现营业收入1158亿元,同比增长16.96%。杭州拥有浙江省认定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10家,占浙江省的83%;人工智能行业应用标杆企业32家,占浙江省的71%;人工智能行业应用培育企业19家,占浙江省的83%。杭州人工智能领域的典型企业和创业型公司大约500余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000多件。其中,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企业,在数据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安防、智慧金融、自动驾驶等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奋力打造AI无限想象之城
杭州如何耕耘新一代人工智能“国家试验田”?杭州将力争用5年时间,到2023年,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点产业领域智能化转型、社会治理智能化应用等方面领先全国,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主阵地、场景应用先行地和高端人才集聚地,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当好先锋、提供样本。
为确保目标实现,杭州将实施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攻关、融合应用示范、产业创新发展、人才培养引进、生态环境营造、空间布局优化、体制机制创新8个专项行动,努力把杭州建设成为AI无限想象之城。
瞄准关键核心,加强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杭州将全力招引高端研发机构和团队,支持国内外科研主体在杭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研发机构;全力支持科研机构研发创新,探索针对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的扶持机制。
突出培优做强,壮大核心产业规模。杭州高标准谋划产业布局,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制定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行动方案。高质量推进智能化改造升级,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兴业态,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同时,将高效率引进和培育标杆型企业,深化政企战略合作,推进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和项目在杭落地。
强化示范引领,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杭州将实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工程,推进人工智能重大科技成果在各领域的智能应用和示范推广。同时,将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数字城市建设,加大数据开放力度,探索制定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清单,促进数据创造价值。
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人工智能发展生态。杭州将实施杭州市人工智能领军人才计划,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并且,将加强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道理和社会实验,建立健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
“未来,杭州市将凝心聚力谋发展,实干担当求突破,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建设AI无限想象之城,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当好先锋、提供样本。”杭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