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云集的AIoT赛道太拥挤 旷视等AI独角兽该如何抢跑?

AI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74 0 0
导读:2019年的科技圈,热搜词除了社交之外,非AIoT莫属。但到底什么才是AIoT? 雷军说,对外我们讲的AI+IoT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对于小米而言,AIoT就是All in IoT。余承东说,华为只做产业的赋能者,不做行业的掠夺者。印奇说,AIoT会是一个阶段性的过渡词汇,…

2019年的科技圈,热搜词除了社交之外,非AIoT莫属。但到底什么才是AIoT?

雷军说,对外我们讲的AI+IoT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平台。对于小米而言,AIoT就是“All in IoT”。余承东说,华为只做产业的赋能者,不做行业的掠夺者。印奇说,AIoT会是一个阶段性的过渡词汇,未来两三年之后,IoT可能会真正成为产业的中坚力量,而AI会成为一种真正本质化工具。

扎根AIoT,巨头与人工智能企业玩法不一样

但不管是怎样的解读,从当前的行业来看,无论是BAT、华为、小米……抑或是旷视、商汤等人工智能独角兽,纷纷押注AIoT领域已成既定事实。更有趣的是,虽然都聚焦AIoT领域,但人工智能企业和BAT、华为、小米的打法显然不同。

BAT、华为、小米显然都想做一个大的生态平台,囊括各种智能能家居产品。能力强的话,还能包下云、边缘侧、端芯片的研发;实力不足的话,可以和AI初创企业合作,来补全这块短板。另外,相对于B端,小米、华为或者京东对C端也极为重视,有着明显的互联网企业特色。比如京东特地推出了京鱼座,京鱼座面向C端,布局整个入口级产品,而小京鱼智能平台被定义为一套软硬一体的AIoT解决方案。

相对于巨头的面面俱到,人工智能企业选择了更精准地从各自技术优势切入,寻找最容易落地的AIoT应用场景,比如旷视,就聚焦于算法、人才、场景,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AIoT发展路径。

首先是算法聚焦。旷视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用深度学习方法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和产品化开发的AI企业,很早就认识到了自身的核心基因是算法,并在核心算法与模型上不断突破。旷视搭建的软硬结合的深度学习云平台Brain++,在底层上为旷视研究院的技术生产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是人才聚焦。旷视的创始团队均来自于大名鼎鼎的“清华姚班”,研发团队占比超过60%。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重视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人才投入,并通过完善、系统的AI人才培训机制来产出算法解决方案与硬件产品,显然已经是AI科技企业的必经之路,旷视做到了。

有了算法、有了人才,才能聚焦落地业务。根据行业细分,AI赛道少说也有几十条,而旷视则将触点伸向智慧城市、智慧设备与智慧物流三大领域,打造出特有的城市大脑、个人设备大脑和供应链大脑三个大脑,为传统行业与生态的发展添上了AI这对翅膀。基于此,旷视也完成了“算法平台技术提供商”到“智能物联方案提供商”的升级,也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图:旷视于2019年1月宣布将logo从“Face++旷视”升级为“Megvii旷视”

AIoT不只是秀肌肉,创造价值与行业担当仍然是终极奥义

虽然旷视的AIoT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但整个行业的发展时间仍不长,在驶入快车道之前,行业还需直面两个问题。一是要有真正的对行业的理解和技术的成熟,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二是要推动产品深入各行各业,在人们生活的公共空间全面推广和铺开,这样才算是完成了商业闭环。

另外,技术并不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如何被大众承认和喜爱才是保证品牌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企业还需要有积极的价值观和行业担当。要展现行业担当,AI企业就要考虑如何切入传统实业。传统实业通过自身技术和实力去拥抱AI的挑战很大,因此,传统实业需要一个AI系统连接更多的物联网设备,弥补本身产业AI化的不足。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