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高考作文盘点:你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AI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71 0 0
导读: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顾准 高考40年 有这样一段经历,浸透着汗水,在记忆中深深铭刻,直至几十年后回首,仍能清楚记得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 有这样一个名词,见证过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梦想。 去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今年…

“历史没有什么可以反对的。”——顾准

高考40年

有这样一段经历,浸透着汗水,在记忆中深深铭刻,直至几十年后回首,仍能清楚记得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

有这样一个名词,见证过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梦想。

去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今年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40年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社会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明天,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无数家庭和考生迎来了改变人生轨迹的两天,高考作文作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来盘点一下恢复高考40年以来的作文题目吧…..

4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的国家重新回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而同时,种种社会矛盾又让每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莫名的焦虑感和失落感。

物质充足与精神空虚、经济繁华与贫富悬殊、社会重建与利益博弈,这是一个充满了无限希望和重重矛盾的国家。

在40年的激荡变迁中,中国人又坚定地保持着对历史的传承、对文化的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践行。

回望4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有无数话题值得评说、唏嘘。纷繁的表象下,有哪些根本性的因素在变与不变之间切割历史,拨弄人生?

һ

作为大学生,高考已经成为人生履历中难以忘怀的记忆。经过高考历练的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作文题?

小编在浙大云朵朵上征集了同学们对当年高考作文的回忆:

“浙江高考三本书了解一下?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瞎写了一堆有的没的。” #靠有的没的考上浙大的吗?

“17年全国卷1:啊 中国 你真美 我永远爱你 我的祖国” #小编特地查了一下,题目是“向外国青年介绍你的祖国”……

“16年浙江:科技、虚拟和现实,一篇根本无法体现我当年文学修养的枯燥凑数的议论文” #优秀的文学青年你坐下

“17年全国卷2:6句古诗词(风格迥异)选择2-3句,自拟主题……我当场懵掉” #知道平时多背背诗词的好处了吧……

回顾当年的作文题,仿佛回到当年夏日的考场,寻找到了当年的青春记忆……

1977年:折射鲜明时代特色

虽然占据的分数不足总分的十分之一,但高考作文题却每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文题目往往会延伸到社会、人生的不同维度,让不同经历的考生皆有言可发。高考作文题像是一面难得的镜子,年年折射当时社会状态和群体心态。

1977年的高考,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年。高考不仅仅是一个常规的教育事务,而是新时期开端的标志性事件,是一个时代的拐点。当年作文题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给全国科学大会的一封信》。全国科学大会是当年4月召开的。它的召开,预示着“浩劫”已过去,科学的春天正到来。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在《祝辞》中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像春雷一样响彻祖国大地。

面对这个题目,广大考生都有千言万语,或抒发献身科学、攀登高峰的宏伟理想,或展望我国科技事业的灿烂前景……发自胸臆、流于笔端的作文,既是时代的強音,又是真情的流露。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纵观恢复高考40年以来的作文题,无不鉴照着不同时代的鲜明特色,见证着社会生活的激荡变迁。

1977年恢复高考,作文题承袭了文革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政治挂帅”的特点,如陕西省的两道作文题中的一道就是《难忘的一天》,北京市的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80年代:时代之镜

高考作文题常常会刺激起全社会的兴奋,总是与社会的政治生态、文化取向、价值判断擦出最耀眼的火花。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变革中,开始解放思想,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社会乃至个人层面,都在客观、正确地面对现实,对此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认真反思或纠正,激发了人们对国家再次振兴的热望,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与之相应的高考作文题,折射出时代历史使命:承上启下、反思与变革。这些都是为整个国家进入经济体制改革阶段而做着积极准备。

比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读后感”(1981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反映环境污染的信,呼吁尽快解决”(1985年)。80年代作文题目是在长达10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刚结束的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要求考生密切关心国家大事,认真思考社会现实。

90年代:多元与思辨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多元化带来社会意识、文化的多元化和复杂化,这一时期,确立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价值观、道德观、文化观等成为重中之重。与之相应的,作文题有1991年的“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的思辨题、1994年的《尝试》、“根据两位小姑娘对玫瑰花有刺的不同看法,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自拟题目,展开议论”等。

古人曰:“时也,势也。”时代不同而政策不同,这是符合事物客观的发展规律。

90年代当时正是中国许多独生子女长大参加高考的时候。独生子女集祖辈、父辈的关爱于一身,失去了在大家庭里各具个性的兄弟姐妹共同成长的环境,性格、适应力、亲和力和交流交往能力,以及知难而上、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气概,也随之减弱。对于这些社会问题,教育学家们用心良苦,将对此的思考运用到了高考作文之中,如1997年的《乐于助人》和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21世纪:时代飞速发展,由你我言说

从2000年到2008年,再从2009年到2017年,高考作文丰富多彩,张锐以为,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壮大,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开拓创新、反腐倡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时代风貌异彩纷呈。

正是在此背景下,高考作文题呈现出时代融合传统、个体兼及社会的特点。例如“诗词名句的感触思考”(2017)“小陈举报高速路父亲打手机”(2015)“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0)“山羊过独木桥”(2014)等等,都需要考生从文化、精神、情感等维度书写真切感受。

万变不离其宗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里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谓文章能“经国”“不朽”,能立德树人,为国育才、选才,引导青年人关注时代、关注生活,这是高考作文四十年来恒久的立常

虽然高考作文题历经40年风雨,在变与不变中不断完善,但其基本特点并没有改变。

1. 作文题目围绕时代发展,关注热点事件

如1978年的《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意在鼓舞全国人民大干快上、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夺回来。1981 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1985 年的以化工厂排放毒气为材料,写一封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呼吁保护环境、实现绿色发展以及2008年以汶川地震为主题的材料作文、2011 年的《彩票》等都属对社会热点呼应的题目。

2. 解析与评论社会现象

“文章合为时而著”,学习社会、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是知与行的统一,是青年学生必然的人生课题。这类题目,在高考作文中屡屡出现。如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年的漫画《这地方没有水,另换个地方挖》等。

3. 考查学生的思辨

学生的思想文化,是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素质教育的成果,需要在高考中得到检验。它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这类作文题近年来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如1999年的巜假如记忆可以移植》;2004年的巜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这些题目,无一不用到两分法、两点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立统一规律等哲学原理,哲思色彩甚浓。

文变染乎世情

“文变染乎世情”“文以载道”,这是中国写作学、文章学的优秀传统。回顾高考40年来作文题,不管是直接命题还是给材料自拟题目,都折射了时代发展、社会缩影和变迁,万变不离其宗。

而作为学生,能够言之有物的唯一方法便是怀有一颗悲天悯人的仁心,细心体察国家社会的变化,学会思辨,学会表达。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