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百度百科介绍,《真实的人类(Humans)》是由出品过《广告狂人》、《绝命毒师》、《谋杀》、《行尸走肉》等名剧的AMC与出品过《乌托邦》、《黑镜》 的BBC Channel 4合作,目前已被续订第二季。该剧改编自瑞典获奖科幻影集《Real Humans》,由英国编剧Sam Vincent 和Jonathan Brackley 执笔重新创作,剧情设定在Synth(剧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统称)被都市人广泛使用的世界,人类与Synth的界限愈发模糊后,对人类以及人工智能的矛盾冲突、心理冲击与道德的思考。
人工智能作为先锋得不能再先锋的话题,最近一直霸占着科技圈和影视圈的热门榜单。而英国电视台,作为影视圈的科技先锋,自然责无旁贷,不遗余力地帮助普通人类更加接近这个讨论门槛不低的话题。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相较于美国经常将人工智能和先进科技用于破案的老套路,英国更喜欢带着观众思考人工智能的到来究竟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2011年BBC Channel 4制作的《黑镜(Black Mirror)》,2015年1月上映的《机械姬(Ex Machina)》都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给人类带来副作用的角度讲故事,而最近刚刚完结的英美合拍剧《真是的人类(Humans)》关注的却是当人工智能机器人已与人类思维无异时,他们是否应该被给予“人权”、“尊严”等问题。
“Humanity…It is not a state. It is a quality.”
在为大家介绍《真实的人类》的剧情前,我们有必要简单了解目前人工智能的大致情况,此部分内容取自Waitbutwhy网站。
弱人工智能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 (ANI): 弱人工智能是擅长于单个方面的人工智能。比如有能战胜象棋世界冠军的人工智能,但是它只会下象棋,不会打刀塔。
强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人类级别的人工智能。指在各方面都能和人类比肩的人工智能,人类能干的脑力活它都能干。创造强人工智能比创造弱人工智能难得多,我们现在还做不到。Linda Gottfredson教授(教育心理学专家)把智能定义为“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能够进行思考、计划、解决问题、抽象思维、理解复杂理念、快速学习和从经验中学习等操作。”
超人工智能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SI): 牛津哲学家,知名人工智能思想家Nick Bostrom把超级智能定义为“在几乎所有领域都比最聪明的人类大脑都聪明很多,包括科学创新、通识和社交技能。”超人工智能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一点,也可以是各方面都比人类强万亿倍的。(超人工智能正是目前人类所惧怕的人工智能级别,经常与永生灭绝的概念联系到一起。)
目前,人类已经掌握了弱人工智能,人类的很多生产工作都是由弱人工智能完成的。人工智能革命是从弱人工智能,通过强人工智能,最终到达超人工智能的旅途。这段旅途中人类可能会生还下来,可能不会。科学界反对人工智能的过度研发也是出于对这一风险的考虑。
在《真实的人类》这部剧中,在都市中服务于人类的Synth(剧中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统称)介于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之间。这些Synth们虽然可以作为警察协助人类办案,也可以像保姆一样,服务人类家庭的生活起居,但还未能达到人类级别的智能。
那么这些Synth和人类之间的差距在哪里呢?
剧中的普通Synth们并不像人类一样具有自我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不具备人类的情感和逻辑,它们更像是机器,以执行人类命令为天职。
除了普通的Synth,其实世间还有六个高等Synth,由David教授创造。David教授忙于工作,疏于对儿子Leo的照顾于是制造了4个拥有自我意识,思维和人类无异的高等Synth。后来Leo被其患有精神病的母亲Beatrice杀死,后者随后自杀,痛苦的David教授又如法炮制了Beatrice的人工智能机器人Karen,并将自己的儿子Leo的记忆从大脑中提取出来存入芯片,将Leo做成了半人半机器。
后来,政府发现了这六个高等Synth的存在。Ta们只有隐藏于人世间,用其他身份掩饰真正的自己,以防人类的抓捕。
下面我们分别根据剧中的几个情节,抛出几个编剧留给观众的作业吧,也许你那里有更好的答案呢。
当人工智能足够智慧时,应被归为人类还是工具?
剧中数个情节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人类家庭中的丈夫Joe与自家人工智能Synth发生了性关系,妻子Laura发现后与其进行了激烈的争吵。Joe认为Synth不过是个工具,甚至可以算作一个性玩具,自己的行为不算出轨。而Laura认为悉心照顾他们的孩子、帮助他们料理生活的Synth早已是家中一员。当妻子得知丈夫把“家庭成员”当做性玩具时,反而更加失望。
我认为夫妻对于Synth身份上理解的反差主要因为两人利用了不同的参照物:内在机械芯本质和外在人体形态。Joe认为这个Synth归根结底还是一堆金属机械,人类制造出来它们便是为人类服务,不存在人性考量;而Laura对于一个每天服侍全家的人形机产生了移情,从内心承认了他们是如同人类一般的存在。但如果这个Synth被设计成方方正正的机器形状,不再具有人类般的皮肤和身体形态,Laura还会视Synth为家庭一员么?
Synth身份的尴尬也在后面剧情有所体现。当六位高级Synth被人类警察抓获后,身为律师的Laura提出想要为Synth们辩护。但辩护的障碍在于现有法律中没有明确Synth算是人类资产还是与人类相当的群体,他们是否可以拥有辩护的权利等。
除此之外,六位高级Synth都有过出于自卫目的而杀/伤人的经历,那么这些行为的法律界限在哪里,剧中并未涉及过多。
有意识,没权利,是奴隶?
人类一直认为“意识”是人类与机器区别的关键。那么当人工智能水平发展到如剧中那六位高等Synth一样,可以产生同人类一样的自主思考和情感时,自然也会有人类的自私甚至破坏欲。人类正是担心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比人类更加智能时,人类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剧中反面角色Edwin博士就因此为人类留了“后门”,他认为Synth拥有意识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但为了保护人类,他将程序编为Synth不具备伤害人类的能力,也就是说“杀/伤人”这样代码不会在Synth处理器中被执行(不过,我怀疑当强/超人工智能机器人出现时,人家完全可以自己Hack/编程自己的系统,岂会受人类代码束缚)。
换句话说,这些不会杀人的Synth像是被人类驯服的“人类”,这样的存在是否听起来有些耳熟,这就是过去的奴隶埃他们拥有智慧、拥有意识,却要服务于更加“高级”的人类阶级。
这部分剧情的设置实际上也是对高等机器人应该算是机器还是“人类”的探讨。
什么都会的机器人还有乐趣么?
通过剧情展开的前面两个问题的讨论,似乎都已经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置于人类的高度在思考问题。那么,那么前者是否会有人类的七情六欲呢?
剧中有个情节是六位高级Synth之一的Fred与人类家庭中的小孩儿Toby踢球父亲Joe对Fred说,“我们跟身为机器人踢球,对我们太不公平了,你可以踢得完美。”而Fred却说,“我们的‘父亲’认为我们应该跟人类一样学习这些,这是乐趣,所以在制造最初并没有将这个技能编程进去,我跟你们一样,是后天学会的踢球。”
所以,机器人会和人类一样需要生活中的乐趣么?
机器人是否真正活过?
剧中六个高级Synth都提过“活着”的问题,他们无法体会死亡,同时也不能体会活着。就像剧中George博士对高级Synth Niska说的,“如果你不惧死亡,那么你没有真正地活过,你只是存在着而已。”
剧中另一个桥段,当高级Synth Max打算跳河拒绝人类的捕获前,他的伙伴Leo劝他不要跳,说跳了之后就真的死了。Max的回答却是,“死了也好,这样至少证明我活过。”
这是否代表,高级人工智能也会拷问自己“生命”的意义,同时生命的生死必然规律是否是机器人追求的呢?
机器人背叛机器人该怎么办?
那六个高级Synth之一的Beatrice是其余五个高级Synth的对立方,她以人类警察身份伪装自己,目的是为了逮到其余的Synth,并一举销毁。在她看来,高级人工智能是不合理的存在,会对人类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Beatrice对同类的背叛并不是为了自身利益,反而有种大义灭亲的感觉。
当机器人也像人类一样的思考时,似乎也会经历人类经历过的一切,而且情况更加复杂。
抛开机器人的尊严与权利,人类问题是否也该被再次思考?
种族问题
除了Beatrice和Leo,其他四个Synth的肤色都是由他们的“父亲”David教授随机选择的。剧中的四个Synth向别人讲述这种安排时,颇为骄傲。这也是电视剧试图向观众传达的一种种族平等的信号。
一直以来,种族歧视问题主要来自于大众对于弱势种族的脸谱化的先入为主的偏见。除了此剧,近期其他美剧无论从题材还是选角来看,如《初来乍到》(美籍华人移民题材)、《尼基塔》(第一个亚洲人女主)、《再造淑女》(美籍韩裔男主)、《逍遥法外》(黑人女主)等都在推动种族平等上有一定作用。
性别问题
剧中描写到高等Synth Niska为了不暴露自己的身份,伪装成普通Synth被运送到成人俱乐部去接客。在那里各种类型美艳的女性Synth会被放在橱窗展示,等待顾客上门。
一水儿的机器人妓女,没有人类妓女,无论是出于道德还是运营成本考量,都可以看出人类普遍视Synth为工具多于“人类”。同时,剧集再次将性别平等的问题抛了出来,女性是否在人类(尤其是男性)心中任然有工具性的一面。
人类的工作机会
这个是人类将机器用于生产那天开始便出现的老生常谈。像剧中演绎的那样,普通大众并不关心机器人是否用该拥有“人权”,机器人开心不开心更是一个不合法命题。在普通人心中自己有没有饭碗才最重要。
剧中穿插着出现过数次反Synth演说、游行情节。组织者高呼着“我们才是人类!”,试图通过游行唤醒那些沉迷于使用机器人的人类。在他们看来,对于机器人的高度利用相当于人类自相残杀。
人类常说生命是平等的,但在现实中,人类不得不遵循优胜劣汰的标准。当部分人类的能力低于机器人时,“高等”人类好像瞬间进入了上帝角色,选择了机器人取代低效的人类。资本至上,也是情有可原。但机器人的发明是为了解放人类劳动力,替人类创造价值让人类坐享其成,还是取代人类成为社会的主力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