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奥秘:多相睡眠与反脆弱性、”向后观察“、迭代开发

生活百科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67 0 0

「乔姆斯基的理论,最简略的概括,就是,语言的核心根本不是语法知识,而是人类物种特有的被基因预设的生物算法……所以,任何知识的学习,本身都是相对次要的。本原的、重要的,是学习方式,是否是相对于物种,以及个体,最匹配的高效神经生长。也就是,所有重要领域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就人类物种而言,都有该领域普适的高效的神经生长。」这是语言教育专家、原典教育方法创建者徐火辉老师,昨晚分享的和笔者聊天的分享——这也就是我的随笔可以写、值得写,在理论上的合法性。

如果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以能耗极低的方式:例如以语音理解、实践感知为基础,所创建的较为自然的神经元网络,这就区别于路径依赖、能耗极高、以重复记忆为基础,所创建的较为僵化的神经元网络。那么这个人的表达,所引发的脑神经元联系就是丰富多彩而充满个性的。毫无疑问,钱钟书和我,都具备这个特征——虽然,我远达不到他的水平。

所以,在我看来足球运动的奥秘、多相睡眠的奥秘、塔勒布的反脆弱性、迭代开发的奥秘,甚至坦克车的越野性能——都是一个东西。

《足球带我奔跑》是我唯一还在关注的足球媒介,那位作者每次都用5分钟左右的视频,尝试向我们揭露足球的奥秘。他所阐释的足球奥秘中,如果用一个词形容,即为「向后观察」。所有神出鬼没的、具有球场决定性的足球大师,例如哈维、皮尔诺、齐达内,包括跑位精妙的武磊,所具有的共同技术特点,就是以更高的频率、更严格的执行力,向后甩头,即「向后观察」。我尤其记得一段视频,却并不是跑哥做的,而是哈维的纪录片。哈维认为足球就是空间的艺术——而他在球场里的最大特征,即是把头像拨浪鼓一样甩,不断的「向后观察」,觉察自身的准确位置,提前预判形势发展、提前设想最优的决策方向。

我记得罗大佑在《恋曲1990》的MV里,也喜欢像”拨浪鼓“一样的甩头。

「向后观察」当然只是一个形容,其本质牵涉到「决策频次」的问题。一个人的「决策频次」越高、生活越灵活、敏锐,觉察和敏感,善于调整,那么他就具备更高的环境适应性。又想起汪丁丁老师所经常引用的奈特原理,如果上帝是人,那么他的行为将是「随机波动」,今天在阿根廷卖出债券、明天在中国买进腾讯股票。显然,上帝(也就是最理性的人)以更高的「决策频次」在生活。

「多相睡眠」对于达芬奇的意义,最为重大的意义,就在于「决策频次」的问题。一般的人迭代开发,每天生活的决策次数,基本都是1~3次迭代开发,绝大部分人的习惯,无外乎是列出当日的工作列表,逐次完成。当你过了很好的一天,你会给家里人说,我have a nice day,当你觉得今天不顺利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寻求某种安慰。

可是达芬奇的一天,最长只有4小时,他平均每4个小时就会睡15分钟,当他睡15分钟起床后,他可以冷静的面对前面一个sprint(循环,迭代开发术语)的成功与失败,理性的决策,当下这个4小时,是重点突破在他的画作上、继续修改蒙达丽莎呢?还是平均分布在坦克车、大桥、飞行器等爱好中。

我近期正在尝试多相睡眠法(每3.5小时,睡20分钟左右)。根据我的体会,最大的奥秘,就是你对生活的综合敏锐性。前面一个Sprint里,如果你吃了一包含有难以消化的植物油的牛肉干,那么很可能因为胃里的消化,让你最近的20分钟小睡里辗转反侧——这是非常迅速的反馈机制。或者,你抽了一根烟、喝了一杯咖啡,你的身体都会敏感的获得实时反馈,结果依然是辗转难眠。这其实只是身体层面的反馈机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举例而已。

根据我最近重构的多次迭代的工作安排法(配合多相睡眠创建的),多相睡眠法的根本意义,在于你将有6次以上机会,重新评估你的局势,重新总结你在迭代中的成功与失败——杀不死你的、让你更强大。在不断的总结和提高中,你就获得了几乎5倍于别人的成长速度。

为什么?因为所有的事业、所有的系统,最大的敌人,我个人的感觉,其实是如何兼顾系统的均衡和主要矛盾的重点解决。有时候你需要投入精力去迅速弥补短板,基本满足现实的需求,而不崩盘;有的时候你需要重点突破而抓住发展机会,满足长期战略的需求;但大部分时候,你需要稳扎稳打、维持多个维度(例如柯维所表述的四个象限:事业发展、情感关系、个人成长、身体健康)的均衡发展,不致于偏废。所以,一个系统的成熟,在于有三种不同的状态:即,重点突破、短板速补、系统成长。

前段时间,在国庆剧《伟大的转折》中,就已经发现,某些组织,在长征时,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综合素养。

南开校友周恩来先生是个根基深厚、顶级政治素养的政治家,他就是均衡整个系统、保证系统能力不致于崩盘、且每个组织功能得以良好发展的粘合剂——从周先生个人生活的侧面进行观察,你将发现一种细碎的状态,从最宏大的局面的历史总结、到遵义会议的茶水、食宿,事无巨细、统统关照。

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则能抓住电光火石的战略机遇,而打破困难的整体局面,从他个人而言,绝大部分时候,呈现一种投入性思考状态(《思考力》黄农文),他会将整个身心投入在对战略时机和内在力量的精微评估中。这样才能抓住每个有利战机,而避免每个看似无伤的诱惑,例如打鼓新场。

另一方面,刘伯承在强拿渡口等方面,则充当了快速弥补短板的作用,长征中的红军缺乏重武器,每次强渡某江,最困难的就是如何拿下渡口。这种事周总理、毛主席都没法解决,需要对战场洞若观火、经验老到、信心非常,的红军“孙武”才能搞定。

可是,个人作为系统,一生都需要面对,灵活切换毛、周、刘此三种状态的挑战——核心点,就在与路径依赖,我们总是喜欢用最习惯的方式延续自我偏误(反身性?)。

我常常感到痛心的是,人类因为不擅长处理这三种状态的切换,而出了一些不必要的牺牲。例如擅长心流、擅长投入性思考的学者,往往会忽略对整个系统的关照,尤其不削于对某些短板的快速弥补——而无端的将自己损耗在看似无关紧要的维度上。这方面的例子,实在太多,例如200棍以上亲自评估的诸葛孔明最后出师未捷;例如体弱多病的陈景润(其实妥善结束每天心流体验最好的办法就是有氧运动——黄农文《思考力》),以及热爱重点突破、挽狂澜于既倒的乔布斯却那么早逝……能够在重点突破与整体系统成长之间灵活配置的杨振宁、能够在19号时代边路突破狂魔和10号时代整场散步、偶尔跑几步杀死比赛的梅球王,就是状态切换的高手。

回到主题,多相睡眠意味着每天6次以上决策,我是要留下后世铭记的蒙达丽莎的微笑,还是继续研究那些感兴趣的诸多爱好。这意味着达芬奇在人生这个球场上,比所有更多的「回头观察」,也就意味着他的系统里充满了重点突破、均衡发展、短板速补(速补轮胎)的高频次调整。而一个人,每4个小时可以重新来努力一次,意味着他将具备塔勒布意义上的“反脆弱性”,前面4个小时,我过的很差、感觉不好,原因可能是因为我没抓住当下的重点,好的,下面4个小时,我要来重点突破达芬奇的眼睛。这样的人,他可能以很快的速度进坑、跌倒、受挫,但没关系,他会以更快的、盗铃儿响叮当的速度爬起来,总结经验,继续前进。你说他是不是很可怕。

嗯,写到这里,我该睡觉了。总之一句话:多相睡眠=反脆弱性=向后观察,也就是说产品研发需要迭代开发。让我们赶紧开始下一个Sprint。

达芬奇的奥秘:多相睡眠与反脆弱性、”向后观察“、迭代开发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