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有利于部队的指挥和管理,也使军队更加现代化、制度化,我国于1988年恢复了取消23年的军衔制度。这一年共有17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优秀干部被中央授予上将军衔。为什么都是上将呢?因为领导表示:“现在是和平年代,就设到上将就行。”但是在这17位新上任的上将中,有一位却备受争议,因为他是个“外国人”,生于朝鲜半岛,一年前,中央的有关部门还收到了一封关于他的举报信,有几位老干部联名上书,说他是个“卧底”,他们坚决反对这样的人担任国家要职。但是我中华民族一向宽广包容,亲如一家的56个民族里就包括朝鲜族,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历史上从朝鲜半岛上迁移到我国境内的,有的家族更是已经在东北地区传承繁衍了数百年。是因为这些老干部思想比较顽固,斤斤计较他的出身吗?还是有别的原因?那他究竟是不是卧底呢?如果是,国家为什么还会授予他上将军衔?如果不是,这封举报信又是怎么回事?
点关注不迷路,新来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既可观看往期内容,也不错过下期精彩。
这位引起一番争议的上将叫做赵南起朝鲜族将领,这一切事件的起因呢,和他的出身有关,但也不完全是因为他的出身。
赵南起
来到中国,留到中国
赵南起1927年出生,故乡追溯过去是在现在韩国的忠清北道清原郡(当时属于朝鲜),他小时候一直是在朝鲜半岛生活,13岁时举家迁移至中国吉林,后来成为我国朝鲜族人。
赵南起是农家出身,家里的条件非常一般,更糟糕的是,在他小时候,家乡被日本侵略者攻占,成为了殖民地。和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情况一样,朝鲜半岛的百姓从此也一直被奴役、被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苦难的童年让赵南起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那时候日本人为了让殖民地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一些对他们有利的改变,就要求所有人在学校学日语,说日语,不让他们说朝鲜语,谁要是说朝鲜语,被发现了就要罚钱。害怕日军的武器,也不想被罚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违心地学着日语,磕磕绊绊地用日语交流。但赵南起很是倔强,他就是不肯说日语,因此总是被日军罚钱。
朝鲜人民
因为父亲喜欢中国的儒家文化,赵南起也在耳濡目染之下深受熏陶,他天资聪颖,品行端正,待人又彬彬有礼,大家都很喜欢他,也不想他一直因为不说日语被罚钱。这天赵南起又被罚钱,一位好心的老师替他交了罚款,然后用日语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不要再这样做了,他家本来也不富裕,这样下去可能连上学的钱都出不起了,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好好上学一定会有出息的。
但赵南起却这样回答老师:“如果一定要说日语才能有出息,那我就不要这出息了!”可能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到10岁的赵南起就这么硬着一口气在学校坚持着。当然,结果就是他们家越来越穷了。因为家里面负债累累,再加上当时赵南起的爷爷参与了不少的抗日活动,成了被日军记上“黑名单”的问题人士,一家人担心再这样下去会被日军报复,就在赵南起爷爷的带领下开始逃难。
逃难的百姓
为了能有平静的生活,他们远渡鸭绿江离开了朝鲜半岛。1940年,赵南起一家人来到了中国吉林省永吉县岔路河的佛堂村。佛堂村里有很多的朝鲜族人聚居,因为没有语言上的障碍,赵家人觉得十分亲切,就决定暂时在这里定居了朝鲜族将领,他们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待了五年,也陆陆续续学了些汉语。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国际范围内第二次世界大战逐渐落下帷幕,日本军队也撤出了朝鲜半岛。听闻家乡摆脱了殖民统治,当时东北地区很多的朝鲜族人都动了心思选择回乡,赵南起的爷爷年纪也大了,老人家想要落叶归根,便也准备带着一家人回去。但赵南起拒绝了回乡,他对爷爷说:“是这里让我活下来了,它养育了我,我准备留在这里。”赵南起的爷爷没有再说什么,只带着家里其他人踏上了返乡的旅程。
离乡的百姓
当时的赵南起已经18岁了,他流着泪挥手送别家人,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心中有不舍也有迷茫,不知道之后自己该做什么。不过很快,赵南起就找到了事情做,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接触军队,加入军队
虽然占领东北的日本侵略者被赶走了,但国家尚未一统,风雨飘摇中吉林竟然出现了不少土匪,他们劫掠百姓,无恶不作。为了对抗他们,东北地区的老百姓组成了自卫队,保护村庄的人员和财物,年轻的赵南起也加入了其中。之后共产党了解到东北这边的情况,也派了部队前来剿匪,两方人马联合起来,组成了大名鼎鼎的“东北人民自治军”。
1945年年底,国内爆发内战,因为国民党军队不承认“东北人民自治军”的独立性,意图在东北地区实现绝对控制,自治军为保护有生力量分散到了乡下。但国民党方面并没有就此罢休,为进一步清剿自治军,他们对周边的乡镇实施了全面封锁,切断自治军的后勤供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治军就此陷入了缺衣少粮的艰难处境,战斗力大打折扣。
东北人民自治军
这个时候赵南起得知了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困境,自告奋勇地表示自己可以帮助他们筹集到需要的粮食。自治军的领导是个共产党员,看着刚刚满18岁的赵南起,心中充满了怀疑,告诫他不要说大话,表示:“你能筹到多少粮食?一斤粮也是粮,可一斤粮还不够我的将士们每人吃一粒米呢!”
看着领导质疑的目光,赵南起摇摇头,伸出两根手指,信心十足地说:“这您可就小看我了,我能筹到至少20万斤粮食!”听了赵南起的回答,领导更不抱希望了,觉得这个小伙子完全就是自信过了头——自大了,毕竟20万斤粮食不是小数目,即使部队专门一家家去征粮,也不一定能征到这么多,最多几千斤。
赵南起又表示到:“您就信我的吧,今年东北这边粮食丰收了,我一家家找过去,只要能说动200多户,每家拿出个千百斤,20万就齐了!”赵南起说完,领导又考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由他去吧,能筹到的话当然是皆大欢喜,筹不到自己也不追究他了,毕竟小伙子年轻气盛,有这个心还是好的。不过临走时候,领导还是特意叮嘱他:“你是筹粮,不是强征粮食,不要逼迫老百姓,如果人家愿意给,给多给少你都高高兴兴地拿着;如果人家不愿意,你也不要多说什么,多做什么,不能像日本人和国民党反动派那样硬抢。”
捐粮食的百姓
赵南起当场发誓,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做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毕竟自己也是自治军的一员,他只是想要帮助共产党。自从共产党的部队来到东北,帮助当地的百姓剿匪、修房子、种地,他才知道什么是真正为百姓着想、能够保家卫国的军队。他非常感谢共产党,想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当然,最想的能够加入他们。
之后赵南起就开始挨家挨户动员群众,宣传东北人民自治军之前的事迹和他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当地的老百姓一直以来都很感谢部队的保护,也纷纷慷慨解囊,甚至互相攀比捐献粮食的数目,以此为荣。很快,赵南起原定筹集20万斤粮食的目标就实现了,甚至还多出来5万斤。
赵南起在部队
这25万斤粮食可是帮了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大忙,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是让部队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关于粮草的“后顾之忧”了。领导没想到这个小伙子竟然真的筹到了这么多粮食,大喜过望,当即拍板:这小伙子有前途,送他去东北军政大学读书深造,读完回来立刻入党。
赵南起也很高兴,不是因为立了大功,而是因为他当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加入共产党,和这些军人在一起工作。为了早日实现愿望,赵南起拼命读书,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以优异的成绩从学校毕业了。部队这边也没有食言,从学校回来的赵南起很快就通过了审批,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之后,因为在学校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赵南起被分配到吉林省农业部门进行工作。
抗美援朝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赵南起主动请缨,跟随志愿军前往朝鲜,担任翻译工作,还在后勤部担任诸多职务。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弹药消耗太快,武器装备缺口巨大,还是当时负责管理后勤的赵南起当机立断,从国内开辟了一条新的运输线,把弹药先用火车拉到鸭绿江,再用汽车运到前线阵地上,补上了缺口。那时候他也不过才二十多岁,称得上一句“年轻有为”。
一开始朝鲜方面并没有感觉到赵南起是个“本国人”,只以为他是个朝鲜语学得不错的中国人,毕竟赵南起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待了太久,他的言谈举止和生活习惯已经完全“中国化”。后来得知赵南起老家其实是忠清北道清原郡,并且在朝鲜半岛度过了13年的童年时光,朝鲜方面就向中央请求,希望能把这个优秀的年轻人留在朝鲜工作。
赵南起担任翻译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之际,两国荣辱与共,领导也就去询问了赵南起的意见,不过赵南起知道以后立刻就拒绝朝鲜方面,他表示自己现在已经是个完完全全的中国人了,战争胜利之后就会跟着中国志愿军一起回国,不打算留在朝鲜。领导见他主意坚决,对他很是欣赏,朝鲜方面也没有再强求。之后战争结束,赵南起跟着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到国内,在延边军分区担任职务进行工作。
因为有和朝鲜族人相处的经验,赵南起负责管理当时延边的朝鲜族自治州,他坚持把民族团结摆到首位,对待所有的干部都是一视同仁,后来由他主持起草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草案)》在国家会议上引起巨大反响,为其它民族自治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立法经验,不仅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稳定、文化教育发展,更为国家团结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他的领导管理下,吉林省的农业也得到大力发展,逐渐成为全国闻名的生态大省。
赵南起指导工作
收到信件,解释信件
那既然赵南起的出身已经说清楚了,他也一直为国为民尽心尽力,故事开篇我们提到的举报信又是怎么回事呢?1987年,国家准备重启授勋制度之前,中央的相关部门收到一封关于赵南起的匿名信,信上是有几位老干部说赵南起有一个居住在韩国的弟弟名叫赵南元,他们曾经互通信件,来往密切。而且赵南起在延边任职工作的时候,这个赵南元曾经通过韩国电台公开联络赵南起。
老干部们表示,不知道赵南起是否和组织上汇报过这件事情,如果他没有明确报告过,也解释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他就是“与海外人员通信”,存在一定的“和境外势力勾结”嫌疑。马上要授勋了,他们不同意党和部队让这样一个身份存在疑问的人担任国家要职。
那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回到1979年12月,这封信出现的那一天,了解一下故事的经过。
海外信件
那一天,赵南起正在办公室里认真工作,突然保安亭的老大爷走进来递给他一封信,并表示这封信是来自海外的。赵南起接过信件上下看了看,因为信封上没有写名字,他就没有第一时间拆开,而是拿起来给办公室其他人员也看了一下,让大家都知道自己收到了这么一封特殊的信。毕竟那个年代,一封来历不明的海外信件非常敏感,处理不好就可能带来大麻烦。赵南起是思想觉悟很高的人,他深知对待这封信不能态度随意,否则很可能落人口实,但赵南起自认光明磊落,没做过任何奇怪的、或者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所以他也并不害怕。
那么这封信该怎么处理呢?赵南起觉得不如打开天窗说亮话,他直接拿起电话,把发生的事情告知了有关部门,让他们那边派几个人过来,和自己一起打开这封信,看看上面到底说了什么。
人员到齐,乌泱泱地站满了整个办公室,赵南起这才在众人的注视下慢慢打开这封海外来信。仔细阅读才知道,原来信件来自一个韩国记者,他和赵南起互不相识,写这封信是因为一个人:赵南起的弟弟赵南元。
赵南起
记者表示,自己曾经在韩国做过有关赵南起的相关新闻报道,当时有一个名叫赵南元的人看见新闻之后联系了他,说自己有一个失散多年的哥哥,就叫赵南起,应该就是在中国生活,自己多年来一直试图联系他,但是从他们分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太久,就没有收到任何回应。他想确认一下新闻上的这个赵南起是不是自己的亲哥哥,便委托了记者进行查证。记者查找了一些赵南起的资料,觉得很有可能,但为了保险起见,他还是写了这封信,寄给赵南起亲自确认。如果赵南起就是赵南元一直寻找的亲哥哥,他会马上告诉赵南元这个好消息。
看过信件,大家知道上边没有什么敏感内容,就陆续离开了,而赵南起这边呢?得知远在韩国的弟弟在思念他,他的心绪也不由自主地回到18岁那年,看着爷爷带着其他家人离开中国回到家乡的时候。他感慨万千,却也不后悔自己的决定,毕竟自己已经和中国的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
出于谨慎,赵南起还是打了个简略的报告,向自己的上级领导汇报了这件事情,还把信件恢复原样,交给了有关部门的同志带回去登记备案。后来因为事务繁忙,那个时候回复这封海外的信也不方便,事情就渐渐被搁置起来。不过赵南起的弟弟那边并没有放弃寻找他,之后又做出了一些努力,但没想到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了赵南起被几个老干部“盯上”。
赵南起视察生态林
1980年的春天,吉林省的几个老干部趁着春节,来到延边给当地的人民群众拜年,有个大妈告诉了他们一件事情:因为这边是边境线附近,自家的收音机可以收听到韩国那边的节目,她懂韩语,听见有人在找赵南起呢。她知道延边这边有一个领导干部就叫赵南起吗,不知道是不是他?
几位老干部心中犯起了嘀咕,但还是把这件消息告诉了赵南起。得知有这样的事情,赵南起立刻就回到了延边,调出当时有关部门录制的所有广播,一一排查,最后在韩国的KBS电台广播听到了弟弟亲口诉说的“寻人启事”。
没想到时隔这么多年自己还能听到弟弟的声音,赵南起不禁潸然泪下,可是通信条件不允许,自己不清楚弟弟的住址,而且自己还是个国家干部,必须得以身作则,不能破坏纪律,只能就此作罢,把对亲人的思念埋在心里。不过赵南起还是跟之前一样,主动向有关部门做了汇报,让他们对弟弟的身份进行调查。相关部门经过仔细调查,也没有发现什么有问题的地方。
赵南起和亲人
那之后赵南起一直兢兢业业地在岗位上工作,授勋前得知这封“举报信”,他也是哭笑不得。因为行得正坐得端,赵南起也不怕什么,拿出了自己当初在有关部门留下的所有证据,坚决表态:组织上尽管调查就好,无论这个军衔是授予还是不授予,他都任凭处置。但本身就是白纸一般清楚的事情,有什么好调查追究的?于是误会解除,赵南起并没有和境外势力有所勾结,更不是什么卧底。第二年赵南起还是被中央授予了上将军衔。事后几位老干部也偷偷地跟赵南起道了歉,表示是自己主观鲁莽,一时心急错怪好人了。
2000年,73岁高龄的赵南起接到一个任务,带领团队访问韩国。那时候中韩刚刚建交不久,韩国人一开始也不知道赵南起将军的出身,毕竟那时候他已经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童年十几年的痕迹早已淡去。后来韩国方面得知赵南起出生于韩国,想着自己国家出去的人在中国做了大官,十分自豪,热烈地接待了他。赵南起也终于回到了自己阔别60年之久的故乡,韩国的忠清北道清原郡,见到了一直苦苦寻找自己的弟弟,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抱头痛哭,宣泄这思念之情。故乡对出了赵南起将军这样的大人物也十分震惊,还特意举办了不少活动来庆祝。不过当家人问道之后是否会就此留在韩国,和家人团聚,安享晚年,赵南起还是坚定地回绝了,表示自己现在是中国朝鲜族人,打算在中国生活一辈子了,让韩国方面颇受打击。2018年6月17日,赵南起因病去世,享年91岁。
赵南起追悼会
结语
其实因为抗美援朝,志愿军部队里是有不少的朝鲜族战士的,但是朝鲜战争结束之后,他们基本上都选择留在朝鲜了。而赵南起这一生,有好几次的机会可以回到家乡,但他还是选择了为党尽忠,为自己热爱的中国大地和中国百姓鞠躬尽瘁。他去世之后,中央曾有人这样评价他:赵南起同志具备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同时也不失人民公仆的忠厚本色。他虽然是在朝鲜半岛出生,但他这一生都是为中国、为中国人民奉献的一生,他光明磊落,心向国家,值得我们所有人怀念!
视频链接:“外籍将军”荣升上将,却被老干部举报是卧底,最后结局如何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网赚创业教程,会员可以下载全站资源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