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能只为富贵者服务

人工智能应用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69 0 0
导读:图源:东方IC 当计算机、机器人、无人车随处可见,人们该如何与这些新朋友融合相处?关于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着人工智能治理话题,碰撞出一场行业思想盛宴。 技术解决不了伦…

图源:东方IC

当计算机、机器人、无人车随处可见,人们该如何与这些“新朋友”融合相处?关于人工智能的治理问题,将不再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在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围绕着人工智能治理话题,碰撞出一场行业思想盛宴。

技术解决不了伦理问题

薛澜:建立一个迈向多主体合作的敏捷治理模式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认为,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使得应用场景存在多元化,其中的不确定性与蕴藏的风险,人类无法预测。

从短期来看,人类可以通过完善技术的手段去治理人工智能;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技术始终解决不了复杂的伦理问题,依旧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建立一个迈向多主体合作的敏捷治理模式十分必要。

所谓敏捷治理,首先在原则方面,将抽象模糊的治理准则转换成具体精准的法律法规,并纳入到相关政策中,以便治理能落到实处;其中不光需要政府,还需要发挥企业的敏捷联动,尤其鼓励头部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行规形成。第二,治理关系上,除了听取专家的专业建议外,更要听取社会上的不同建议,实现多主体参与,全方位共同治理。第三,治理实施时,传统的政府监管部门与相关企业的关系类似于猫和老鼠,只有改变这一传统关系,监管部门与企业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才能保证治理实施。

AI不能只为富贵者服务

孙玉灵:AI应对老人的尊严、能力、价值进行赋能

在本次大会上首发的《全球视野下的人工智能治理》一书中,在关于公平性的思考中提到,AI应受监管,并确保所有阶层的人都能享受其带来的乐趣,并不是只为富贵者服务,而应该面向全人类。如何实现公平性也是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话题。

在2021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全球57个国家的调研中发现,全球有一半以上人会有中度或者重度年龄歧视,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也存在一半以上面向老年群体的年龄歧视,而关于人工智能伦理年龄歧视研究的论文却少之又少,在人工智能伦理所有文献研究当中仅占比8.2%。每当提到老年人这个词,更多关联到消极情感,类型分类也都指向了“健康”。

华东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孙玉灵认为,老年人因为赶不上时代步伐而产生数字鸿沟,人工智能发展越快鸿沟越大,而这就完全违背了人工智能“以人为本”的核心,也失去了人工智能治理的公平性。

为此,孙玉灵通过社会计算法、观察一线养老服务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研究人工智能发挥的实际工作效能。但目前,为老智能服务只停留在数据化阶段,通过精准的大数据分析给到老人最精准的服务并没有实现,从数字化转变为数智化依旧长路漫漫。

孙玉灵表示,未来面向老人的人工智能技术,应该完成从工具主义到价值主义的转变,人工智能对老人的尊严、能力、价值进行全方位赋能,将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的公平性。

各国人工智能治理差异性很大

李辉:人脸识别的特殊性是人工智能治理的起点

人工智能治理的三大问题:治理什么?由谁治理?怎么治理?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研究员李辉认为,人工智能治理问题极其复杂,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就具体应用场景进行具体的治理。李辉以人脸识别为例,介绍了其中的特殊性。

关于人脸识别的法律、政策、标准,在不同国家也有着不同的规则。2021年欧盟发布《人脸识别指南》中规定人脸禁止进入算法体系;美国则比较强调执法机构里的人脸识别,加上各州的规定各不相同,很难做到同一治理。中国在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人脸识别也有详细的规定。

此外,李辉通过规则和案例论述,AI模拟出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不同角色在不同场景下是如何使用人脸识别的,并以此来评估人工智能的治理方法。

目前,需要将各国各地的人脸识别规则进行收集整理,用问卷询问专家以及模拟实验等方式,了解全球大部分地区的治理方法,为制订详细的人脸识别治理规则提供支持。

作者/ IT时报见习记者 沈毅斌

编辑/ 王昕 挨踢妹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WAIC官方 东方IC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