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AI自动生成处方,保障互联网诊疗安全可及

人工智能应用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79 0 0
导读:文| 维辰 针对AI问诊开方、药品回扣线上化等问题,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从医疗机构、人员、业务、医疗质量安全等层面厘清监管内容,传递出对互联网医疗施行线上线下同质化监管的要求。 互联网技术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拓展医疗…

文| 维辰

针对AI问诊开方、药品回扣线上化等问题,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从医疗机构、人员、业务、医疗质量安全等层面厘清监管内容,传递出对互联网医疗施行“线上线下同质化监管”的要求。

互联网技术能够超越时空限制、拓展医疗服务半径,互联网诊疗一开始就包含了人们对医疗服务安全性和可及性的双重期待。

《细则》主要聚焦保障医疗服务安全和质量,最大的亮点在于划定了技术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边界。按规定,互联网医疗平台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主要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并慢性病复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线上复诊效率越来越常见。

某互联网诊疗网页截图。

2021年《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人工智能软件不得替代医师本人接诊,曾在股市引发巨大反应。此次正式稿进一步提出,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将扩大处方量以增加药品销售收入的行为纳入监管视野。限定人工智能在互联网诊疗中的应用领域,对避免过度商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某互联网医疗平台负责人透露,目前已经有20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AI人机结合解决,准确度达到95%以上,AI可以承担大量的免费轻问诊服务。质量和安全是医疗行业永恒的主题。显然,即便是低风险的在线复诊,面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平台要追求的是保障医疗零差错、零失误,而非“大概率不出错”。严格来说,要求医师本人提供诊疗服务、接诊医师本人开具处方,只是重申了行业基本的要求。

另外,《细则》中的“互联网诊疗”只包含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不涉及医药电商、健康咨询等广义的互联网医疗。依据服务内容差异,产业界将二者区分为“严肃医疗”和“轻问诊”,生活健康方面的“轻问诊”不受监管控制。以上述平台为例,“严肃医疗”和“轻问诊”之间本来就没有明晰的界限,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也不会刻意区分与回避,若由AI承担问诊服务,服务质量难以保障,合规与否存疑。

数据显示,超九成互联网医院处于建而不用或浅尝辄止的“僵尸状态”,医生积极性不高是重要原因。《细则》对AI问诊、药品回扣等方面作出严格约束,动了一些人的“蛋糕”。提高平台和医生线上诊疗积极性,需要完善线上收费体系及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在提高互联网诊疗安全性的同时推动医疗服务可及性,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作者】 杨悦

南方评论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