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引领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也多次提到,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时期,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路径有哪些?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日前,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合信息”)董事、战略发展负责人汤松榕做客人民网“人民会客厅”视频访谈栏目,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科技企业的视角,多维度分享当前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为实现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
以下是访谈实录:
人民网记者:人工智能正成为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和数字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请谈谈您对此观点的看法以及对行业有哪些新思考?
汤松榕:“十三五”以来,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规模最大的国家。我们最近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人工智能行业近10年融资额达3万亿,产业正在迎来黄金期。随着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日趋成熟,AI正步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我认为,人工智能行业从过去20年前的石器时代、狩猎时代,正逐步走向农耕时代、工业时代,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开放,未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以智能文字识别应用为例,结合深度学习、模块识别等新技术,围绕商业办公场景,可以一站式解决纸质文档处理、自动报税、发票报销等业务需求,智能文字识别技术的落地构建了面向金融、制造、零售、服务等多行业的通用全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
人民网记者:相对于AI语音及人脸识别系统,智能文字识别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如何?
汤松榕:相比于语音、人脸识别,文字识别是一个比较冷门的赛道,但是文字却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用来记录世界的工具,是人类社会运行的基础要素。
我认为,文字识别能够更多地解决人们身边面临的问题,比如证券开户,身份证、银行卡的识别提取等等,特别在复杂场景下如手机像素不高、对焦不准、光线较差等都可能导致一份文件无法精准清晰被识别出来,而合合信息要解决的就是这种复杂场景下的文字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人工智能行业的迅猛发展,也离不开中国智能企业的发力。我们在智能文字识别领域已拥有超过15年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主要基于自主研发的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核心技术,为C端用户和多元行业B端客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及服务。
人民网记者:文字识别更多解决了当下面临的场景问题,同时也是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您认为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哪些问题或挑战?
汤松榕:从行业发展趋势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作为“新基建”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得到我国政府的重点支持。对我们而言,也有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有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深度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
作为“新基建”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正成为个人、企业、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和原动力。
我认为,当前,企业面临的数字转型痛点包含供应商、客户、经销商开发难,资质评估不完整,上下游风险信息和突发负面感知度低等方面。
人民网记者: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仪式暨2021上海全球数商大会在沪举行。会上,上海数据交易所正式揭牌并启动全数字化交易系统。对此,您有哪些思考?
汤松榕:近年来,上海市作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和新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域,始终致力于推动政务、企业、民生信息化数据化建设。目前,上海正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世界级产业集群。
以生物制药产业为例,以前人们需要通过传统调研的方式去获取每个龙头企业的基本信息,既耗时耗力还不全面,而借助大数据优势,合合信息能对一家企业的发展潜力、研发能力、背景实力以及风险状况等进行综合评分和动态监测,帮助政府及时发现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优质企业。
人民网记者:在一座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中,如果能把数据治理做好了,就等于抓住了城市治理的“牛鼻子”。汤总,最后一个问题,您对未来城市的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建议以及展望?
汤松榕:结合我们自身来谈,在上海的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能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产业经济数据进行全面整合、科学分析并进行可视化的展现。
特别是在助力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方面,我们为上海经信委打造了“一屏观产业决策分析系统”平台,该平台依托可视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多个产业主题,构建多个高效率业务模型,结合政府大数据平台,以点切面,分层展示全市产业发展态势现状,可以为产业规划、领导决策提供科学支撑。
另外,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发挥大数据能力,帮助政府加快推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城市运行等管理优化效能的提升,是企业自身感到非常自豪的议题。我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会真正把人从脏活、苦活、累活中解放出来,AI将让城市成为一个更加美好、更加有质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