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刘春山 每经编辑:文多
在A股市场上,科大讯飞(002230,SZ)一直活跃,是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概念股。一方面是因为A股缺少纯正的AI技术股,另一方面科大讯飞在教育、医疗、AI硬件等领域的落地应用上,确实闯出了一条手握核心技术之路。
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技术,位于教育、医疗、司法、消费者等行业赛道上。2019年,科大讯飞人工智能战略从以应用探索为核心的“人工智能1.0阶段”,开始进入以AI应用规模化落地为核心的“人工智能2.0阶段”。科大讯飞的产业策略也开始更多地围绕“要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应用案例;能够规模化推广;能有统计数据来证明应用成效”标准,开始更加强调将AI技术更实实在在地落地到实际场景里。
如何建立护城河?
在人工智能语音行业,科大讯飞并非没有对手,反倒可以说是巨头环伺。BAT等均有自己的智能语音产品,而且凭借其强大流量,更容易推广自我的语音产品。甚至,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智能语音产品。此外,科大讯飞还要面临思必驰、出门问问、云知声等同类创业公司,以及一大批关注语音理解的新兴企业。
作为AI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各公司均在语音领域不断加码研发,智能语音赛道显得异常拥挤,似乎成了技术标配,而非某一家的独有专长。那科大讯飞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要如何建立自己护城河?这家公司给出的答案,是“长久聚焦”、“率先布局”。
1999年,26岁的中科大博士二年级生刘庆峰带领十几名同学创立科大讯飞公司,从那时算起,他在人工智能语音领域已扎根20多年。
公司业务重点多年来虽有变换,但坚持人工智能语音研发一直是科大讯飞的重点。公司长期进行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核心技术的研究,让国内的人工智能语音水平保持在了国际前沿技术水平。
去年10月份,美国商务部将科大讯飞等一批企业加入了限制性实体清单。这些公司在获许可的情况下,才能购买带美国技术的产品。而从后续来看,科大讯飞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供应链的影响。公司高管去年在接受采访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公司的智能语音底层技术一直是自研,因此整体受影响不大。另外,科大讯飞是业界最早构建深度学习平台的公司之一,这意味着,作为源头技术厂商,科大讯飞在AI领域无需国外厂商授权。
未来怎么走?
科大讯飞自2015年开始探索AI应用落地场景,加速技术商业化,带来人员规模短期内大幅增长。从2016年末的近6000人,增长到了2018年末的10970人,近来人员规模维持在万人水平。
数据分散在垂直行业,AI公司接下去要拼的是行业资源和扎入垂直行业的能力。2010年,科大讯飞在业界发布以智能语音和人机交互为核心的AI开放平台讯飞开放平台,目前汇聚了总人数超过160万的开发团队。在平台基础上,科大讯飞持续拓展行业赛道,现已推出了覆盖多个行业的智能产品及服务,以及涉及消费者、教育、智慧城市、司法、汽车、智慧医疗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目前科大讯飞的技术落地业务对象主要是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近两年科大讯飞明显加速了在消费端的布局,想要在AI智能硬件领域分得一杯羹。从科大讯飞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源头技术的取得需要长年累月的沉淀,将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不被人卡脖子。掌握了技术之后,则要快速推动市场应用。
对于未来的技术发展,刘庆峰年中曾在演讲中表示,现在行业已经掌握了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未来能做到机器对话中情绪识别和情绪合成。接下来认知智能技术会持续突破,认知智能行业应用不断落地,万物互联时代将到来,万物可交互的对话会成为现实。
不过,诚如平安证券研报提示,人工智能技术要产生商业价值,仍需依靠合适的应用场景以落地,如因市场接受度低或其他因素导致落地进展缓慢,也将对公司经营造成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