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3、2、1,点火!”13日凌晨,夜幕中的安宁河谷被一声轰鸣的巨响打破宁静,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喷发出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亚太6E卫星一飞冲天。
“发现目标”“跟踪正常”“监测正常”,随着火箭的不断上升,该中心的西昌观测站内不断传来一声声熟悉的口令。这一声声令人心安的“正常”再熟悉不过,然而此次的“正常”却又有所不同,岗位操作手丰伟坐在设备前盯着屏幕上的跟踪情况,但双手却离开了设备,由操作设备转为了观测信号跟踪情况从而为设备做保底工作。这是该中心某设备在任务中实现自动化跟踪测量的一幕。
“自动化跟踪成功实现了目标的自动跟踪捕获、自动判别异常情况等多种功能,并且极大提升了目标丢失重捕等应急处理的效率,以往在人工进行目标丢失重捕往往需要7至8秒的时间,而自动化跟踪功能下设备在处理此类应急情况只需要2至3秒的时间。”中心高级工程师刘雪峰自豪的说道。
去年以来,他带领一帮青年科技骨干,围绕自动化跟踪测量开展集中研究攻关,查原理、学流程、看操作、定策略、写代码、调参数……经过一步步完善系统,一项项优化功能,并总结大量人工跟踪判决经验,他们从操作层面建立了自动化跟踪策略和流程,并在此次任务中登台亮相、绽放光彩。
据悉,近年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入常态化高密度任务状态,连续多年任务数量达到“20+”,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更是突破历史极值,完成了22次航天发射任务。越来越高密度的航天发射任务,给现有的组织指挥管理模式带来艰巨挑战。
该中心着眼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的现实需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以航天发射任务需求为牵引,组建了11支科技创新团队和15个技能革新攻关班组,围绕准时发射、加注综合能力提升、综合指显、精准气象预报等课题开展全面创新攻关,自动化跟踪创新团队在新年伊始助力任务成功“开门红”,正是创新驱动战略结出累累硕果的一个缩影。
自主研发出加注自动控制软件,突破并行推进剂大流量加注、液氧煤油并行加注等技术,实现火箭残骸落地快速精准定位,在某建模大赛和创客大赛中多次荣获特等奖等多项大奖……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有效助力现代化航天发射能力不断加速提升。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心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面向世界航天发展前沿、面向国家航天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年起步伊始就将工作重心放在科技创新上,不断推动从事科技创新和服务科技创新深度耦合。后续,我们将依托航天发射场可靠性技术重点实验室、发射场超算中心和各类试验平台,不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软硬件迭代改进,持续提升核心技术对航天发射任务的贡献率。”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领导表示。
来源:我们的太空
作者:胡煦、黄国畅、陈泽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