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神舟十四是天宫建造过程中最核心的一次任务?

空间技术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61 0 0
导读: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022年6月5日20时50分,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依次全部进入天和核心舱。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神舟十四号任务是中国空间站建造过程中最核心的一次任务,三名航天员可以说完成的是历史性使命,在中国航天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1.三位天神合力完成天宫最核心的建造工作

天宫空间站有三大核心舱段:首次发射的天和核心舱,今年将发射的问天和梦天实验舱,这三个都是20+吨级的大家伙。因为,天宫最重要的建设工作就是问天/梦天对接天和,这样天宫的T字形主体结构就建造完成。

神舟十四号任务周期内,将见证完整的天宫(图源:中国载人航天)

这个建造难度远超对接神舟、天舟,和搭建机械臂、外部平台等工作,必然伴随着复杂的机械臂操作、自动/手动对接过程、挪移转位和出舱行走等。安装完成后,还要有各种调试测试。

例如,目前的天宫是一字型,天舟-天和-天舟,没有神舟飞船也没有实验舱段。神舟十四对接后,要实现径向对接,从组合体下部对接,这个也是上次任务刚刚突破的。

神舟十四径向对接后天宫的现在状态(图源:shujianyang)

而等到两个实验舱上去时,还要天舟三让出来飞行方向的对接位置,让对接系统完成接驳实验舱。

但是实验舱还得继续转个90度转移到另外的口上,所以还必须利用超级机械臂完成太空中的反复操作。

而且一旦天和核心舱头部的节点舱对接了实验舱之后,就没办法进行出舱行走了。

因为出舱必须要求这里变成真空,而这里作为天宫的交通要道,非紧急情况是不能这样操作的。

所以陈冬他们未来的出舱行走要通过崭新的实验舱,天和的将不再使用,仅作为紧急情况备份。

甚至神舟十四本身也要实现快速交会对接,在短短6个半小时内完成对接操作,这大大短于曾经的普遍2天。

未来也会返回新启用的东风着陆常

可以说整个任务到处都是突破,且这些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都将远超以往,但都要由这三位航天员完成。

2.任务期间,见证中国人在太空最多最长等记录

本次任务的指令长陈冬曾经在神舟十一号任务时进入太空33天,在神舟十四号的六个月任务完成后,他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最长驻留太空的人,超过王亚平刚刚创造的记录。

陈冬也是中国首个成为指令长的第二批航天员,而且负责这么重要的一系列工作,可以说成长极其迅速了。

蔡旭哲,陈冬,刘洋(图片来源:中国载人航天)

神舟十四号任务最后阶段,将会有神舟十五号任务对接天宫空间站。这意味着将有6名中国航天员同时驻留太空的壮观场面,这个记录未来10年内恐怕都不会再打破了。

而且随着天宫完成建造,尤其是各种太空实验开启之后,天宫也基本要一直保持驻人状态。意味着我们永远都会“上头有人了”。

航天员刘洋是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如今时隔10年,她再次进入太空。

蔡旭哲进入太空,意味着中国进入太空的人数+1,变成14人。

3.新一批航天员成功接过大旗

中国总共有两批航天员,第一代是杨利伟、翟志刚、景海鹏、费俊龙、聂海胜、刘伯明、刘旺、张晓光等。

第二批是陈冬,刘洋,王亚平,汤洪波,叶光富,蔡旭哲等。

载人任务总共有过8次,分别是神舟5、6、7、9、10、11、12、13。然后你会发现,此前的8次任务永远都有第一批航天员的身影,其中从神舟9号开始“老带新”。

中国“天神”(图源:中国载人航天)

而神舟十四号,完全由第二批航天员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务,全部由“新人”完成,可见他们已经完全扛起了中国航天的大梁,下面就期待第三批航天员逐渐登场了。

更多信息,有机会继续补充解读。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