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天 经验与创新共筑“神舟”

空间技术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52 0 0
导读: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天,从空间实验室到空间站建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将创新熔铸在工程的每个细胞里,又将二十余年的经验填充进骨骼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初生到茁壮。 在空间站建造的过程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承担着核心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

从无人飞船到载人飞天,从空间实验室到空间站建造,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将创新熔铸在工程的每个细胞里,又将二十余年的经验填充进骨骼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初生到茁壮。

在空间站建造的过程中,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承担着核心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实验舱等众多型号任务的测控和长期管理工作,建成以后,北京中心还将负责我国空间站未来10年以上的运控任务。

面对如此高密度的持久战,北京中心在飞控系统快速构建、技术状态管控、联调联试验证、试验场所保障、任务组织管理模式等各个方面下足了功夫,做足了准备,一个标准化、高效率的飞控准备实施流程针对空间站任务的特点而建立,任务组织指挥效能也随着众多型号任务的实施而提高。

能够实现从过去几年一发任务到如今一年多个任务,且长期在轨运行的迅速转变,二十几年来的任务经验积累不可或缺,创新更是必不可少。当时的北京中心也刚刚组建,没有前人给的经验,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案,甚至连一个可用的算法也没有,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一批年轻人顶着名校的光环,也带着赤子的纯粹和不服输的倔劲儿全身心地投入到任务准备中去。

对他们来说,此时的任务准备虽然没有前路可循,但也意味着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挑战。楼上宿舍,楼下机房,工作起来可以一天连楼都不出。除了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注,腿脚勤快、脑子灵活也是必须。

经历了4年多的艰苦准备,终于到了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的时刻。这对北京中心来说是一次大考,飞控人的手里攥着的是航天器的生命线,从火箭点火到航天器入轨,北京中心要实时监控,处理来自各个方向的数据信息,判断航天器状态,做出相应决策……更要面对飞船在轨飞行的各种应急问题随时拿出处置方案。神舟一号21小时的在轨飞行对北京中心此前的任务准备进行了全面验证,也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基矗

经验就这样在十几年的任务中不断积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的无人飞行,又从神舟五号第一次载人飞行到神舟七号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当时间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又为飞控技术带来了质的飞跃。

为了迎接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大家集中办公,吃住在机房,从总体规划到轨道设计,从软件硬件到上传下行,各个岗位的人经常一干就是通宵,辛苦却收获颇丰。

在航天任务中,事前准备充分,关键时刻应急处置的能力也要过硬。北京中心天舟二号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阳在天舟二号第一次发射推迟后,彻夜奋战24小时,调整工作项目,完成了满足第二天发射的准备工作。在第二次推迟后,他和团队又在9天之内将此前3个月的工作全部重新规划梳理,10天内他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用24小时不出楼的劲儿第三次完成了发射准备,使货船具备“全相位对接”能力。

看到一代代年轻的飞控人走上关键岗位,成长为中坚力量,专家们颇感欣慰,“我们所想就是将自己的经验技术倾囊相授,让后进的年轻人能够少走弯路,而我们老同志则要敞开心胸吸收借鉴,掌握前沿知识,朝着航天科技高峰攀登。”

在无缝衔接的空间站各个型号任务中,北京中心步履不停,在开拓创新推动实现任务圆满的目标前,飞控人不懈追求,在承担长期运控管理的前路上,所有人义不容辞、勇挑重担,这是“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也是航天测控精神的发扬壮大。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冯秋瑜

通讯员:宋星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