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5日,由算力智库联合巴比特、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长三角大数据产业合作联席会议、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金融科技专委会等联合举办的国内首个隐私计算产业论坛在杭州区块链国际周期间举行。此次论坛以“隐私计算: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起来”为主题,汇聚了隐私数据与安全计算领域的专家,聚焦“密码学”“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议题,探讨在技术融合下如何重构数据价值、分享数据红利。
中科院金融科技中心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导刘世平表示,大数据时代,在隐私保护上,法律体系在采集主体资格无法定、数据权属不清晰、数据使用无边界、行业标准不完善、管理责任不明确、执法监管不到位等多个方面滞后。他提出,从法律、技术、管理和认知四个层面加强隐私保护力度,其中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为信息安全从预防、寻找源头和做出安全对策提出了新机遇。
数字资产研究院副院长、通证思维实验室发起人孟岩认为,数据虽然已经被列为生产要素之一,但要真正发挥其商业价值还为时尚早。孟岩提出,数据的支配权和收益权尚未真正回归数据产生者本人,同时由于数据的复制成本接近于零,无权属证明导致所有权与使用权无法分离,难以定价。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数据进行确权,用隐私计算对数据进行保护,都将是数据生产要素化落地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区块链和隐私计算必将走上前台。
圆桌论坛环节中,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说道,做区块链的过程中的痛点就是隐私保护,这也是技术要走向的终极目标。云象-浙江大学区块链联合实验室负责人陈建海教授提到,云象在搭建自己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时,也运用了很多加密技术;尤其是云象的主要方向金融领域,对隐私保护的要求是最高的。
长三角大数据产业合作联席会议召集人、上海市北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慧民表示,隐私计算、区块链两者完全可以独立,但是数据作为一种资产要实现价值时,需要两种技术在一起形成新的解决方案。复旦-众安区块链实验室主任吴小川认为,区块链和隐私计算都属于针对数据的基建,基建搭建好以后,数据将能带来非常大的机遇。(记者/邢萌)
(编辑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