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明日之星,其孕育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新趋势往往成为指向未来机遇的风向标。独角兽企业的数量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业生态与科技进步的重要象征。
在近期举办的2022年长江商学院独角兽峰会上,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高层管理项目副院长滕斌圣从全球到中国,从现在到未来,从独角兽的行业分布到当下的投资热点,全面分析了独角兽企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从全球范围看,美国和中国是目前全球前两大独角兽诞生国,但两国在独角兽数量增速及行业分布上却存在明显差异。
中美两国在独角兽方面的具体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发展受哪些外部环境影响?其未来之路又将如何展开?
今天与你分享滕斌圣教授的观察与分析。
以下内容整理自滕斌圣教授在2022年长江商学院独角兽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滕 斌 圣
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
高层管理教育项目副院长
1 全球独角兽企业概况:金融科技领域涌现最多高估值独角兽
一般我们把创立不足10年、估值高于10亿美元的未上市企业称为独角兽公司。
截至2021年9月底,全球共有超过830家独角兽公司。
在估值最高的40个独角兽当中有 20个企业来自美国,10个来自中国。
从估值来看,全球独角兽公司总估值超过2.7万亿美元,其中有12个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总体来看,800多家独角兽公司的平均估值为32亿美元,估值中位数则是15亿美元。
从行业分布来看,金融科技、互联网软件和电子商务领域的独角兽数量分别位列前三。其中,金融科技领域涌现出最多高估值的独角兽,而人工智能行业的独角兽企业平均估值最高。
接下来看城市分布,全球独角兽公司分布于41个国家中的208座城市。其中旧金山和北京领跑独角兽城市发展,超级独角兽城市聚集效应更明显。
其背后是中美两国独角兽数量增长表现强劲,两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量的约70%。
2016年至2021年全球独角兽总估值及增长率(数据来源:CB Insights)
值得关注的是,由上图可以看出,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独角兽公司数量与总估值双双在大幅度增长。
我们分析认为,虽然疫情初期,很多创业公司被蒙上了阴影,但新冠肺炎最终加速了数字化,使得很多企业找寻到自身切入点与市场需求,提振了创业公司。
其中,自疫情爆发以来,科技公司成为独角兽的增长速度是非科技公司的2.3倍。
2 “两超多强”:中美独角兽持续引领全球发展态势
从国家维度看,全球独角兽企业呈现“两超多强”的局面,其中“两超”分别是数量位列第一的美国和位列第二的中国。
2015年至2021年中美独角兽数量占比(数据来源:CB Insights)
从2015年到现在,美国独角兽公司数量年均增长率达到32%,中国则更胜一筹,以年均45%的速度在增长。
我认为中国独角兽公司数量的迅速增长,既源自科技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释放,也受益于全球化影响下科技和商业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中美两国独角兽的竞争力还体现在精英层面。一般来说,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会被称为Decacorn( “十角兽”)公司。美国有18 家,中国有10家,随后是英国3家,印度2家。
中美两国独角兽表现优异的根源在于两国经济体量与活跃度、科研投入产出、人才培养多维度的全球领先地位。
中美两国独角兽的行业构成差异明显。
美国独角兽最多的行业是互联网软件与服务、 金融科技,而中国则是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所以可以说电商依然是中国独角兽最为密集的领域。
2021年中美独角兽数量分行业比较(数据来源:CB Insights)
详细比较中美两国各行业独角兽的数量不难发现,美国在互联网软件与服务、金融科技、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消费零售、网络安全、数据管理与分析、供应链与物流等行业领先中国,而中国在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硬件、教育科技及汽车与交通方面超越美国。
2021年我国独角兽企业行业(数据来源:胡润)
根据胡润统计,2021年我国170家独角兽企业分布在电子商务、汽车交通、人工智能、企业服务等13个行业。
其中,电子商务、汽车交通、人工智能行业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列前三,分别为26、25及22家,合计占比高达42.9%。
拥有18家独角兽的企业服务行业紧随其后,占比稍高于分别跑出13家独角兽的消费、医疗健康及智能硬件行业。
3 国内创投新趋势:“卡脖子”技术成为投资热点
2021年,随着国内疫情得到基本控制,中国创投市场复苏明显并迎来大反弹。
2016-2021年我国创投市场融资事件数量及金额(数据来源:烯牛数据)
从上图可以看出,2021年国内创投市场共计披露14,629起投融资事件,较2020年增加41%;
共计融资金额13,550亿元,较2020年增加58%,创近年融资金额之最。
除教育领域外,2021年主要领域投融资事件数与融资金额均较2020年正增长,其中又以先进制造、消费、医疗、企业服务等领域融资数量增速较快。
2021年先进制造领域投资热点主要围绕半导体、芯片、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其中集成电路设计赛道融资事件数从2020年的88起增至111起,是先进制造领域最受关注的赛道。
而医疗领域最受关注的赛道是创新药物研发,不过赛道投资重点已经从后期项目转移至早中期项目,2021年创新药赛道D轮较2020年大幅下降,而早中期融资(种子/天使/A轮/B 轮)数量则从2020年的51起增至2021年的98起。
2022上半年,截至6月16日,在先进制造、医疗健康、企业服务等22个行业共发生2650起投融资事件。
其中,先进制造业以667起居上半年各行业投融资之首;
医疗健康行业仅次于先进制造业,以512起融资事件居第二;
企业服务行业发生356起投融资事件,位列融资事件总数排行第三。
我们分析认为,独角兽企业在先进制造和硬科技领域活跃度如此之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政策推动。
如今年8月,科技部、财政部印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要求形成各类企业“创新不问出身”的政策环境;
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数字经济、平台经济企业加强硬科技创新。
4 互联网企业入局,催生大量独角兽企业
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尤其互联网领域,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初具世界影响力并具备硬科技创新意愿和能力的企业。
2017年至2021年,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27%,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增长至6.87%。
在当前互联网生态化的趋势下,独角兽企业也已经成为巨头生态的重要构成。
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多年来投资或孵化了大量的创新型公司,约50%的独角兽企业或多或少与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美团等相关联。
其中,企业估值越高,巨头对其影响力更强。从估值前十的独角兽企业来看,与巨头关联程度高达100%。
从投资策略来看,阿里、百度、腾讯、京东、美团是基于各自主营业务和重点布局领域而展开,例如电子商务之于阿里,搜索和广告之于百度,游戏之于腾讯等。
出于对阿里系生态整体战略的严格控制要求,阿里26.4%投资事件为战略投资,百度、腾讯、京东、美团投资事件基本集中早期的天使轮和A轮。
从投资行业来看,2021年国内互联网巨头最关注的十大领域依次是文娱传媒、企业服务、消费、先进制造、医疗、电商零售、汽车出行、金融、人工智能、传统行业。
5 “硬科技”独角兽备受关注,背后可能有五大原因
2022年6月,由赛迪科创编制的《赛迪科创独角兽百强(2022)》正式发布,上榜企业“硬科技”的属性非常突出,其中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和半导体行业位列前三,分别有26家、23家和15家企业入围,占百强的比例超过60%。
在独角兽领域内,“硬科技”越来越受到重视,可能有以下5大原因:
第一,中国进入了技术驱动发展的历史环境。
从农业时代打下社会及文明发展基础到改革开放“补上”工业发展的“课”,到现在中国成为美国之外唯一具备全面发展现代高科技能力的大国,中国逐渐进入了技术驱动的历史阶段。
第二,技术驱动发展的主流环境趋势。
硬科技到了一个厚积薄发的节点,数字化的社会基础在全球范围内被打造起来;生命科学日新月异,人类平均寿命在未来20年之内有望大幅度提升;可持续的新能源获得很多商业化应用;全球创新地域重心的转移,等因素都引起了外部环境的变化。
第三,全球经济与资本环境的变化。
美元体系通胀与资本寒冬、局部动乱和全球政经新格局也为中国硬科技创新带来历史性良机。
第四,大国博弈产生新环境。
中美之间的技术脱钩,尤其是核心高科技的脱钩是难以避免的趋势,即使中国依然处于全球技术生态圈内,扮演着包括世界工厂在内的角色,但从底层技术而言,中国企业必须自建技术生态体系。
第五,中国宏观环境的发展也让硬科技的投入和产出有了非常正面的环境。
包括双循环、消费升级,国家对疫情的较好控制以及相关政策强力的导向等,都使得中国正在全面的拥抱硬科技。
6 中国独角兽未来趋势:科技型企业将占据重要位置
受政府政策、市尝资本等因素的推动,科技型独角兽企业将在中国独角兽版图中占据更为重要位置,独角兽数量和估值也将进一步提升。
从政策端来看,科技创新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
一方面,政策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提供发展支持,促进技术进步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政策的推出为科创企业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政府制定关于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为企业营造包容性、鼓励性的生态环境,降低企业发展难度。
从市场端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并力求通过技术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例如,物流企业通过自动驾驶提高配送效率;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高了金融企业的安全性等。
市场需求的增多,为科技企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的同时也加快输出符合市场预期的产品,从而提高商业化能力。
从资本端来看,包括科创板在内的资本顶层架构逐步完善,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本环境。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旺盛的背景下,资本必然会关注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型独角兽企业。
7 独角兽商业模式创新已充沛,底层技术创新将迎来春天
对于独角兽企业来讲,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他们的两条腿。
在过去的20年很多互联网公司把商业模式创新作为最重要的一个引擎,但是他们也越来越感受到科技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投资了大量的高科技创业公司,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在商业模式创新已经非常充沛的大环境下,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底层的技术创新会迎来它的春天,所以两条腿走路应该可以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如果说底层科学发现人类需求是技术往前发展的一个原动力的话,上面的这些价值创造就有待于企业去寻找市场和环境中最为契合的那一点,所以我们看到,成功的独角兽公司往往在这几个方面做的非常到位。
比如说人工智能和金融科技就是典型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的结果,而这些领域的平均估值往往都比较高。
另外在线化将是独角兽企业未来的一个主要的创新方式。
新冠疫情的阴霾很难在短期内散去,旅游、房地产、餐饮等行业受挫严重,但是机遇也同时会出现,线上零售、居家办公逐渐成为常态化的生活方式和办公方式,所以越来越多的独角兽公司会在在线化方面捕捉他们的机会。
对于独角兽企业而言,若要抓住未来机会,一个良好的赋能生态至关重要。
长江商学院从2015年起就致力于利用生态体系来赋能全球创业创新者,推动科技公司的创新发展。
依托学院深厚的学术沉淀和商业资源,我们与不同领域的创业者、创投机构和人才深度联动,打造了我们的创创平台,目前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影响力的创新校友社群。
我们独角兽项目的校友总数已经接近千人,其中不乏拼多多、小红书、得物、Keep、Insta360、追觅科技等知名独角兽企业。
根据全球比较权威的CB Insights 2017年12月至2022年3月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初步统计,中国上榜独角兽企业累计228家,其中长江校友担任创始人、联合创始人或一把手的独角兽企业累计41家,占中国上榜独角兽企业的18%;
此外,在海外比较有名的胡润排行榜上,长江校友担任创始人或者董事长的还有7家公司,所以总数达到了四五十家之多,也充分说明长江在过去的10年打造了一个至少在中国范围内最为成功的独角兽企业家平台。
文中图片来自图虫创意,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