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王者”陨落,一边朝阳初升?
近期,IBM拟出售旗下Watson Health的消息铺天盖地,作为曾经的医疗AI的“王者”,Watson 的境遇让人倍感唏嘘,同时也不禁会问:医疗AI这条路能走通吗?
饱受争议的 Watson Health
2011年Watson 横空出世,2015年IBM 单独成立Watson Health 并开始围绕医疗健康行业展开一系列的布局,客观的说,其对于全球医疗AI的进步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受到争议。
当年在一档问答节目中,Watson首次击败人类后一鸣惊人,IBM 宣布Watson 将成为一名“AI医生”,甚至放言“人类将会被取代”,Watson一跃成为医疗AI 的代表……之后,人们对于Watson 的关注程度甚至超过其作为AI 工具本身,笼罩在身上的光环拉高了人们对医疗AI 的期待,这为此后几年Watson 跌宕起伏的命运埋下伏笔。
IBM以其技术雄心,为Watson制定了成为“AI医生”这样卓越的目标,但在现实中却遭遇到一系列挑战其引以为傲的自然语义分析系统,如何理解复杂的医学文本;如何准确地从患者的电子健康记录中挖掘信息;如何为癌症治疗提供超出医生能力的建议……为此,Watson付出了长期的努力,甚至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收购,但最终似乎效果不佳Watson 与曾经设想的优秀 AI 医生还是存在不小落差。
有统计显示,自 2011 年IBM 将 Watson 引入医疗保健行业起,截止到 2019 年IBM 已宣布近 50 项合作计划,旨在开发新的人工智能医疗工具,但遗憾的是鲜有成功的案例。
这也凸显出一个没有医疗背景、而用资金和各种资源支持的巨头跨界医疗所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比如,缺乏专业的团队,缺乏医疗领域的知识,难以准确洞察客户痛点,这可能会导致强大技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的“不兼容”。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微软等互联网巨头在这个领域的尝试同样无疾而终。
《数字医疗》作者Robert Wachter 评价道,在某种程度上,IBM 正被其雄心壮志折磨:它是第一家大力推动人工智能进入诊所的公司。但它也因夸大沃森的能力而蒙受恶意和怀疑。“他们先进行营销,第二步才是产品,让每个人都兴奋不已,然后是真正见分晓的时候,遇到棘手的问题,IBM 首先出局,向所有人证明了这很难。”
医疗AI方兴未艾
复盘这件事可以看出,Watson 如今萌生退意也并非单纯的技术原因,公司自身的战略转型、跨界带来的不适应、初期制定了过高的目标,以及技术与医疗之间的兼容性难以解决……重重因素叠加,最终造成这艘大船的搁浅。所以,Watson证明了医疗AI这件事确实难。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医疗AI无法走通?
我们说,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呈波浪式前进。
当下,面对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紧缺、医疗资源不平均等长期痛点,医疗AI技术的应用确是具有广阔空间和巨大价值。以疫情期间为例,AI在快速体温检测、大数据防控、机器人接待、医学影像判读等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过去几年时间频繁出台了各项政策,以支持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发展。
资本市场对医疗AI更是热情:2019年,国内AI医疗一级市场全年融资40余次,总融资额38.9亿元;而2020年在疫情冲击下,AI医疗行业总计47笔融资,总融资额高达84.8亿元。
在政策、资本和市场需求牵引下,中国医疗AI行业正风起云涌,有的成功赴港上市,有的产品接连闯关国内外监管审批……一众医疗AI公司也都已从成熟的技术迈向成熟的市场化、商业化的道路,而零氪科技的肿瘤AI&大数据解决方案,则已经服务于80%的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
沉舟侧畔千帆过。尽管近些年医疗AI如朝阳初升,大势所趋,但Watson十年的探索给行业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同样需要行业总结和思考。
END
那么,你觉得中国医疗AI还能走通吗?欢迎大家留言。
在看.点赞.分享.星标
一波4连爱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