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快”、“潮”……只要上传照片,就可体验八个不同主题的漫画故事,直接参与深圳特区建立40年来最让人难忘的瞬间,体验特区人最为世人钦佩的奋斗精神。由新华社与腾讯共同推出的《我的“深”动40年》H5活动正在火热体验中,其背后是一大群技术团队和创作人员努力的结果。
“《我的“深”动40年》这款H5产品是基于腾讯深度人脸生成技术,仅通过用户的一张人脸图像即可实现跨领域、跨姿态、跨表情、跨光照等多种变化的人像融合,得到清晰自然的融合结果。” 腾讯云AI计算机视觉产品中心总经理王磊介绍,为了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确保本次活动安全、稳定、高质量运行,腾讯云AI专门设计了扛大流量高并发的高可用架构,打造了人脸融合活动专用版服务,经过多次优化,每秒钟查询量提升了近10倍,整体成本降低90%以上。
腾讯云AI计算机视觉产品中心高级工程师高铭谦记得,团队大约是8月份的时候接到任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们能够参与到这样的产品开发中来,也是我们为深圳特区40年的一份献礼。” 高铭谦说道。
团队原本计划做人脸的视频融合以及照片融合,由于各种原因,最后只能逐帧融合,这就需要提高图片融合的性能才能满足需求。同时,对于AI计算机视觉产品中心参与人员来说,这也就意味着增加了很多工作。
腾讯云AI计算机视觉产品中心团队曾成功打造“云毕业照”,“深份证”、“全民军装照”、“我的年代照”等多个爆款产品,对于融脸技术已有足够的经验。但这次的每秒钟调用量相当于“军装照”的三倍左右。面对这样一个从未“啃”过的“硬骨头”,整个团队都动了起来。“我们团队投入6个人,几乎每天都在加班状态,大家想着能为深圳特区40年纪念活动奉献一份力量,劲头很足。”
“怎么去对抗这么大的流量?怎么去设计架构?我们前后开了多次会议,从前端的解决方案到后端服务的新架构,做了很多套不同的方案,同时与不同的团队之间进行沟通,确保各个环节服务的性能。”王磊坦言,产品非常重要,时间又很紧,万一服务达不到预期,就没有时间再做,“实际上,我们只有一次机会。”
《我的“深”动40年》H5在技术上涉及腾讯集团CSIG5个团队,其中,腾讯云技术运营中心组建7*24小时专家支撑团队,根据客户业务特性,评估资源需求和业务部署方案,从安全、容灾、可靠性、扩容、监控、故障恢复等多维度保障业务平稳运行;CSIG质量部为了保障服务接口的稳定性,团队参与了后台架构与全链路压测方案评审,使其达到腾讯云体系的高质量要求。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围绕产品的开发设计各项流程,虽然不同团队之间,包括团队内部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但是本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都很配合,一步一步地将这块“硬骨头”啃了下来。
体验过《我的“深”动40年》H5的用户可能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上传自己的照片与漫画中人物融合,效果显得十分贴切且带有真实的漫画风格。“依托腾讯优图领先的人脸融合算法,可实现多种领域、姿态、表情的人像转换,输出人脸和模板融合度最佳的图片。”腾讯优图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介绍道。
腾讯优图团队8月底启动针对《我的“深”动40年》活动的技术支持与优化,依靠业界领先的人脸融合技术,融合效果自然,对真人、油画、水彩等风格兼容性良好。据了解,针对本次活动提供的卡通画风格素材图,优图优化了卡通画融合效果和融合清晰度,同时在工程部署上消除带宽瓶颈,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动态调度能力。
12日上午,高铭谦跟同事们把所有服务都全量发布,算是正式完成这项工程。对于他们来说,虽然有一点点如释重负的感觉,但心中仍然绷着一根弦。“线上正式发布,尤其是前几天的时候那才是正式的战场,我们随时待命。” 高铭谦还是忙里偷闲地体验了一下这个自己付出多个通宵的小游戏,除了真实感受深圳的诸多重大变化之外,更多的是成就感。
与高铭谦一样,腾讯安全云鼎实验室高级安全工程师张祖优依然处于随时待命中,早在开发设计阶段,云鼎实验室的安全专家就对H5的整体架构进行安全评估,并通过渗透测试来验证H5的安全性,尽量减少H5在开发过程中代码出现漏洞的可能。H5上线后,安全专家团队更将随时响应可能出现的安全危机,保障H5流畅稳定的运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