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率先研发推广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

物联网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58 0 0
导读:随着杭州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有机更新,建筑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成了摆在管理部门面前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杭州正在建设智慧城市,要使城市管理更…

  随着杭州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有机更新,建筑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杜绝各种违规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成了摆在管理部门面前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杭州正在建设智慧城市,要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确高效、城市运行更加安全可靠。杭州市建委在全国率先将建设工程管理和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的建设。
  究竟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采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将移动执法终端、施工升降机、塔式起重机作业产生的动态情况,工地现场的视频数据,混凝土搅拌车超速超载信息及时上传给综合管理平台系统。将信息分享给建设各方责任主体,并对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系统协同,实现工地现场安全事故的预警防控、应急联动、监督管理,最终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科学管理水平。
  今年这一系统的一期项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建设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管理系统等新的管理手段已经逐步投入使用,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创新了管理方式,有效弥补传统方法和技术在管理中的缺陷,促进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提升建设工程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效能。
  这一项目已成为浙江省智慧城市的试点示范项目之一。目前,市区内的各大建设工地也都已经开始实施“物联网”管理建设,重点推进实施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管理系统等应用,对施工现场作业面、塔吊等重要防控对象实行24小时监控。

  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
  “千里眼”在线实时监控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是否规范
  通过工地可视化管理系统,管理者可以了解到现场的施工进度,可以远程监控现场的生产操作过程,可以监控记录现场材料的管理使用情况。由此实现项目的远程监管,强化总部对前端的支撑服务。这是科学技术助力建筑行业管理创新的典型应用。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的高级工程师程刚介绍,每个工地都会安装至少“一球三枪”四个监控摄像头。
  一个可以旋转的球式摄像头安装在工地的制高点——塔吊上,管理人员可以远程操控摄像头的角度和焦距,监看整个工地,是否有违规操作和安全隐患。
  三个固定角度的枪式摄像头,其中一个安装在工地大门口,主要看工程车出场是否超载,车况是否洁净,有没有跑冒滴漏现象;一个安装在物料堆场,主要是看材料堆放是否整齐规范,有没有超过高度限制带来安全隐患,还可以兼顾防盗;还有一个安装在民工宿舍的室外区,可以监控生活公共区域的环境面貌,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对人员进行管理。譬如像今年海葵台风这样的特殊气象,已经安装可视化的工地,管理部门通过系统平台以语音、短信等方式督促工地管理人员组织民工从活动板房撤离到安全区域,并实时掌握人员撤离动态,有些民工尤其是北方来的,不了解台风的危害,和督查人员打游击战,前脚督查人员刚走,后脚自己就偷偷回来,有了远程在线监控,监管人员能及时督促工地管理人员进行再次疏散。
  工地可视化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工地现场的远程预览、远程云控制球机转动、远程接收现场报警、远程与现场进行语音对话指挥等功能。采用政府部门、企业、施工现场三级联动架构,有效实现视频数据共享。
  施工企业可以在公司远程实时监控工地现场作业,掌握工程实时动态,抓拍违章作业行为,方便企业进行自我监管,实时掌握工地现场信息,减少管理成本。强化企业对项目安全生产的管理。政府部门也可以随时调阅工地视频,了解掌握工程安全生产状况。
  数字化成效:已完成用于政府监管和服务小企业的可视化系统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和20多家施工特、一级企业的远程监控指挥中心的建设,近100个工地安装可视化系统并级联到市总站可视化平台,随时可调阅工地现场视频,有效帮助企业远程实时将事故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专家声音
  今年2月,项目一期实施方案通过市建委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项目建设内容科学,技术可行,预算合理,方案的实施将有效防范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提升工程项目建设数字化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建设中的智慧安全,对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具有示范意义。12月,邀请多名业界知名专家召开“物联网技术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管领域的开发应用”项目研讨会,与会专家对项目建设给予一致肯定。

  吴曼青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
  杭州市建委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部门
  我一直关注公共安全领域,在这里我找到了知音。我觉得我们杭州市建委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部门,杭州这个系统,就是从大家共同关心重视的安全问题入手,依靠物联网的方式,形成多部门协作来解决问题,建立物联网的安全监管,这是对物联网这个新型的技术很好或者很大的应用。这个项目很好,而且要发扬光大。
  物联网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我觉得这个产业的产出范围,关键是确定每个对象的需求,政府的监管需求,技术的标准制定,企业的资金投入。杭州市建委能够推行这个系统,对我们这些搞技术的人就是照明夜路的星星。我们要推广,去深度挖掘,注重技术、市场、商业模式,官方政策这四大要素,将其做成一个产业。

  陈云敏 (浙江大学工学部副主任,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
  项目实施符合规律,具有重大意义
  杭州市建委提出这样的项目,而且做到这么高的水平,我非常敬仰。杭州市建委动作很快,将物联网技术这么快就应用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管领域,我觉得这个项目具有很大的创新性,目前已完成的系统实施后社会和经济效益也非常显著,这说明我们杭州市建委将这个项目做得非常扎实准确。
  工程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生问题,杭州市建委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这里,从混凝土搅拌车的运输、塔式起重机施工、建筑现场三个方面的安全监管为切入点,先易后难,有计划地层层推进,是符合规律的,对管理者来讲,也是非常实用的。

  孙谦 (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
  对传统监管理念的一次革新,一种智慧的体现
  杭州市建委构建覆盖政府、企业、工程现场三级联动的安全监控体系是对物联网技术一种非常丰富的应用,通过对幅度、力矩、风速、回转角度等参数指标的传感,构成一个多维感知的物联网系统,经过台风海葵、烟花大会期间的实际应用,充分证明系统的先进性。
  我觉得这个项目本身意义是非常大的,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使政府监管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实现政府监管流程再造,是对传统的监管理念的一次革新。实现将数据变成现实信息,做到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预测未来形成决策的依据,通过这个系统的结构架构,使人的安全能够得到保障,我把它称是结构智慧,并使管理过程中各方面人的干预越来越少,这是一种智慧的体现,智慧就是我们出色地运用知识或者技术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兰建平 (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秘书长、浙江省工业创意产业中心主任)
  这是一种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理念
  这个项目是运用新一代技术——物联网技术在传统建设工程领域中协同创新的一次成功使用。紧紧抓住混凝土搅拌车,塔吊和工地可视化三个环节,做到可记录,可视化,易监管,实现企业安全主体和政府监管这两者之间的统一,通过外部的技术手段,帮助企业对安全生产的内部监控落到实处。
  这个系统最大的亮点就是,以前政府监管都是事故监管、事后追责,现在通过这套系统我们把监督和管理的手段前移,并实现企业主体的同步内控,把我们建设过程中对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真正从政府事故监督向企业内部的制度约束转变,这已不仅仅是一个安全生产监管的问题,更是一种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理念。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黑匣子”远程采集数据
  治疗塔吊安全顽疾
  “物联网”这一新技术如何和工地施工结合起来呢?看一下其中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就会一清二楚了。
  顾名思义,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监控的设施是那些工地上的塔吊。塔吊是施工现场最大型的机械设备,在工地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最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据调查,由于监管手段的单一和监管人力物力的不足,塔式起重机使用环节存在的超载和违章作业等现象,是导致塔式起重机事故的直接原因。湖北武汉市“9·13”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警示我们,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刻不容缓!
  从去年7月1日起,杭州工地里的塔吊驾驶室里都陆续装上了一个“黑匣子”,塔吊的吊臂等部位则装上了6个实时的数据采集器。工地有几台塔吊?回转半径是多少?额定载重是多少?实时载重是多少?作业区的风速是多少?是否会引起碰撞?是否违规操作?这些数据都能通过黑匣子远程高速传输到系统平台上。
  程刚介绍,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工程管理人员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在办公室、家中,甚至手机等移动设备上,根据各自的权限实时查询,掌握塔吊运行状况。
  在平台上管理人员可以看到一张杭州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黄色标志,这就是通过GPS定位的各个工程安装的塔吊位置。每个塔吊都有一个专属编号,类似于我们的身份证。点击其中一个标志,你就能看到这台塔吊的详细信息,包括塔吊开、关机和工作时间、时段,塔机的实时载重、幅度、力矩、风速、提升高度和回转角度等。
  程刚说,这个系统有报警功能。当塔吊存在违章操作时,不但塔吊的驾驶室内会发出警报声,系统还能自动触发手机短信告知相关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这样一来,就能将事故的安全隐患在第一时间反馈给操作、管理人员,将事故消除在萌芽之中。
  此外,塔吊的运行数据还能在系统中积累,这样就方便了今后对每一台塔吊的安全运行做进一步统计,分析哪些企业在操作塔吊时违章动作比较多,哪些技术指标容易违章,以后的管理就会更有针对性。
  数字化成效:已有416个工地,1000余台塔机安装塔机安全监控系统,并接入杭州市塔吊安全监控管理平台。系统已开放给400个项目部、150家塔机租赁公司、200家施工企业及杭州地区12家安监站使用。该系统上线以来,纠正违章作业1500余次,已安装该系统的工程安全运行零事故。

  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管理系统
  覆盖杭州112家企业3300辆搅拌车
  去年没有一起超载、超速引起的搅拌车事故
  杭州的混凝土搅拌车都属于企业的自备车辆,每个企业都是自行将混凝土装罐到车上的。为了提高经济利益,很多企业都会出现故意超载、超速的现象,这甚至已经在行业内形成了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而相关部门要想监控和督查工地对超载、超速行为进行整改则异常困难,成本也非常高,往往要等到出了事故以后才能反应过来,非常被动。
  杭州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的周永平副主任介绍,建委曾因此做过统计调查,发现导致工程车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就是超速和超载,而混凝土搅拌车超载超速监控管理系统实施后,效果显著。
  系统主要实现两大功能,即控制车辆超载、控制车辆超速(控制“双超”)。车辆一旦出现超载、超速现象,不但驾驶室会出现“滴滴”的报警声,同时报警信息将同时发送给企业负责人、安全责任人,GPS在车辆超速时同时提醒驾驶员减速。
  管理站对企业报警信息的处理情况进行跟踪落实。该系统还在交警指挥中心设立了终端。该系统同时实现了对混凝土生产企业、车辆情况(行驶证备案)、驾驶员情况、供应工地及供应量等基本信息的掌控,形成了管理站(市交警支队)、各区县市建设局(各交警大队)、企业三级管理体系。
  现在,所有混凝土搅拌车的驾驶员都要被纳入系统管理。驾驶员的驾驶证、姓名、联系方式、工作状况等信息在系统上一览无遗。
  因为混凝土搅拌车的驾驶员属于特种车辆驾驶员,企业要想招到这样的一个驾驶员比较难,所以即使一些有不良行为和许多违规违章记录的驾驶员也不愁没饭吃。只要驾驶员自己不说,企业很难发现应聘者之前的安全操作信用记录。
  但纳入网络后就不同了:如果驾驶员正常更换工作,在系统的离职处理一栏,就会显示出正常离职,并写明离职原因。
  如果驾驶员是因为违规违章被单位开除,就会在系统上显示非正常离职,并有离职原因说明。下一个企业在聘用这名员工时,就可以了解到这名员工之前的诚信记录了。
  可以这么说,物联网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为安全监管增添了一项新手段、新理念。通过对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研究,使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工程现场和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同时也改变了以往传统的监管方式,使得现场、企业、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监控工作更及时、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也极大地提高了监管效率和监管水平。
  数字化成效:系统目前已覆盖了杭州市112家混凝土企业的3300辆搅拌车以及225条搅拌生产线,包括余杭、萧山、富阳、临安、建德、桐庐等区县市,从而实现了从源头上严防混凝土搅拌车超载、限制行车速度,保证行车安全。
  去年杭州主城区,混凝土搅拌车导致的事故骤减到4起,其中没有一起是因为超载、超速引起的。在超载超速监控系统运行之前,超载比例达到20%左右。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和监督管理,超载比例逐步下降,目前超载率控制在0.5%以下;另一方面,纳入系统监控的各企业基本杜绝了车辆较长时间的连续超速违法行为。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