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展翅 “成都造”工业无人机飞向世界

无人机1年前 (2023)发布 aixure
60 0 0
导读:开栏语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城之基、兴城之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日前正式发布,成都市首次将制造强市写入报告,提出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稳步提升制造业占比,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设国家制造业高…

开栏语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城之基、兴城之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日前正式发布,成都市首次将“制造强市”写入报告,提出坚定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稳步提升制造业占比,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建设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制造强不强,企业是关键。推进“制造强市”战略,离不开企业的创新发展。连续多日,记者走进重点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赛道的“链主”企业、重点项目,通过聆听他们的发展故事,看制造业如何立城、兴市。今起,本报推出“制造强市、创新有TA”栏目,敬请关注。

“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一期项目预计今年可投入使用,二期项目预计年内完成。纵横年产能将达到5000架,进一步巩固‘成都造’工业级无人机在行业内的地位。”5月19日,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小燕告诉记者。

在国内率先发布并量产“纵横大鹏”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纵横股份确立了在无人机产业中的地位。作为A股市场“无人机第一股”,纵横股份去年成功在A股科创板上市,“成都造”工业无人机也为更多人知晓。“提及工业级无人机,大家就会想到成都。”

抢占风口

在国内率先发布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进入纵横股份产品展厅,各型号无人机一字排开,李小燕逐一介绍。在一款中小型无人机前,李小燕特别介绍道,该机在火灾应急救援中表现良好,“飞行灵活性高,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火源。”

工业无人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前期,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增加。作为成都本土生长的科创企业,纵横股份在国内率先发布并量产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2021年,公司抓住工业无人机下游新兴市场需求向好态势,持续推动测绘与地理信息、等领域的重点项目落地,并在海外市场开发中取得积极成效。公司全年订单总额同比增长33.39%,其中国内订单增长19.24%、海外订单增长195.47%,年末在手订单总额大幅增长。

在数千亿元市场“风口”上,纵横股份是先行者。纵横股份雄心勃勃,“希望保持30%的增速,供给上百种的解决方案,让工业无人机赋能传统企业,有更多应用空间。”

土壤优渥

成都力争到2025年

无人机产值达百亿元

成都的另一家无人机企业中航无人机日前通过注册,预计近期在科创板上市。

两家公司在科创板会师,是成都在工业级无人机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又一例证。“聚焦工业级无人机乃至高端无人机门类,成都无疑是全国高地。”沃飞长空总裁兼首席科学家郭亮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

成都无人机企业的加速崛起,得益于成都为企业发展提供的优渥土壤。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飞公司等航空科研院所和制造企业云集,不出四川就能完成全产业链条的生产。2021年12月,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更是提出,重点打造工业无人机产业链,力争到2025年产值规模达到100亿元。

建圈强链

最高奖励达1000万元

真金白银支持无人机产业发展

近期,据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网消息,《关于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其中涉及支持创建无人机产业专业园区、支持开展无人机试飞基地建设等,最高奖励达1000万元。

在成都市的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工业无人机”成为其中一条重点产业链。让企业感受明显的是,产业建圈强链行动中,行业间的协作正在增加。“一架工业无人机的生产涉及上千个零部件,产业链长,任何一家企业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这对产品供应链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李小燕告诉记者,目前公司产品40%的零部件由成都企业提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刘泰山 唐小未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王鹃 图片 刘泰山 唐小未

赞助本站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