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课堂交给了学生”
“点、线、面相结合”的机器人教学模式是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一中探索并总结提炼出来的。高密一中是潍坊市较早开展机器人教学活动的学校之一,该校结合机器人的教学特点,于2003年就编制完成了《电脑机器人基础》、《电脑机器人科技创新》、《中学生电脑机器人DIY》等校本教材,并在该校的初中实验班开设电脑机器人教学,将机器人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课程之中,形成“以必修课为面、以活动小组为线、以竞赛项目为点的点、线、面相结合的教学链条”,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活动中逐年提高。
“机器人课堂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时间短、无借鉴。潍坊市各县市区和学校在近几年的课堂教学中形成了多种教学方法。”据山东省潍坊市电化教育馆馆长王世洪介绍,该市昌乐县实验小学积极利用机器人实验室开展机器人课堂教学活动,在小学教学中逐步提炼形成“激趣导课、学点互动、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巩固深化、拓展延伸”的“六步教学法”;该市青州实验小学在机器人教学活动中确立了“认识-实践-提高-开发”的整体教学计划,利用信息技术课对三至六年级学生进行机器人知识的渗透,以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为巩固提高,以兴趣小组为拓展带动,既保证了面上全体学生机器人知识的培养,又保证了点上兴趣小组成员机器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高。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副校长聂敏认为,机器人教学具有实践性强、探索性强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该校“将课堂交给了学生”,通过生动、直观、有趣的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作驱动,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教师只是课堂组织者。
“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一门艺术,每一环节都是再创造,都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用得是否得当,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杠杆。”针对近两年来各地中小学机器人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所表现出来的发展趋势,邓立言分析认为“有突破,有创新”。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解为主的状况已不多见,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与教学条件等教学要素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之组成最佳组合。邓立言特别提到中国人民大学附中教师袁中果参与评比的课例设计和教学实践,就充分体现了上述思想。
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发展
“机器人教学正在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发展,许多学校和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科研。”邓立言认为,教育科学研究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可以避免“急功近利”,避免对理论的片面理解而导致错误的教育行为。因此,机器人教学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发展是一个应引起我们关注的重要事件,它将进一步推动机器人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机器人教学的水平。
据了解,很多学校都对机器人教学科研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南海实验中学开展了“机器人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提高”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数据,通过研究和试验得出“智能机器人实践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突破性的帮助”的结